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秋行軍蟲防治危害降低 農委會:將進入農民自主管理階段

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 芋傳媒記者簡翊展攝

(芋傳媒記者簡翊展報導)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今(15 日)代表「秋行軍蟲災害緊急應變小組」說明,截自 7 月 14 日止,除嘉義市外全國各縣市均有秋行軍蟲通報確定案件計 206 件,成蟲確定案例 118 件,目前已完成銷毀 81 件、藥劑防治 122 件,3 件仍待處理。陳駿季表示,秋行軍蟲僅對玉米植株發生危害,目前玉米種植面積整體受害率約 1.22%,疫情已受控制,防疫措施將進第三階段農民自主管理。

副主委陳駿季表示,目前仍為秋行軍蟲緊急防治第二階段,除積極盤點現階段緊急防治作為及整備整合性防治管理措施外,並掌握該蟲生物習性,田間觀察除玉米作物外,許多高風險寄主作物(甘藷、牧草、落花生、小麥、高粱及甘蔗)及受管制疫區周邊作物(水稻、甘藷、牧草、落花生及葫蘆科作物)均未發現該蟲蹤跡;在大豆與玉米間作田區,僅於玉米植株上發現。

秋行軍蟲幼蟲蛀食玉米葉。
圖片來源:中央社

秋行軍蟲確定案場鄰田受危害作物調查

  1. 經發現秋行軍蟲並進行銷毀的田區,週邊作物均未受盡一步危害
  2. 玉米收穫後,秋行軍蟲亦未轉向鄰田其他作物(水稻、甘藷、牧草、落花生及葫蘆科作物)取食
  3. 大豆與玉米間作的農地,僅在玉米植株上發現秋行軍蟲幼蟲
  4. 目前僅有玉米作物上可完整完成一整世代

陳駿季提到,目前國內玉米種植分 2 期作,1 期作種植面積為 5,279 公頃,依據通報之受害面積為 64.17 公頃,整體受害率約 1.22%,而常見危害是在嫩芽生長點、穗部和莖葉,受危害的特徵包括:規則的蛀孔和大量蟲糞。

陳駿季強調,累計至今日該蟲發現案例數量有減緩趨勢,但評估恐已在台灣本土繁衍世代;應變小組歷經召開第三及第四次專家學者會議,針對該蟲生態習性、防治處置作為、緊急防治藥劑藥效評估、整合管理技術策略等進行研商,依作物栽培生長期,將秋行軍蟲納入玉米良好農業規範(TGAP),並最後檢視玉米病蟲害整合管理(IPM)策略,以準備邁入農民自主管理之第三階段。

秋行軍蟲害蟲整合管理 (IPM) 策略核心重點

以玉米耕作栽培制度綜合運用耕作、物理、生物、化學等技術,在作物栽培與病蟲害防治體系。田間實際操作應先採取清園、翻犁、淹水及栽培管理等預防性耕作措施,配合田間巡查及性費洛蒙誘捕之監測調查,當害蟲密度達到造成作物經濟損失之防治基準時(農民可以容忍的最低蟲口密度),即採用化學藥劑進行防治。

先前北投、士林區玉米田發現疑有秋行軍蟲,經桃園農改場初步鑑定型態為秋行軍蟲,農場已主動配合執行防治藥劑施灑,並將剷除植株集中焚燒。
圖片來源:中央社

陳駿季表示,有鑑於目前該蟲危害仍以取食玉米為主,將輔導農民以轉作或輪作方式,栽種玉米以外其他作物,並依循 IPM 策略,官方將持續目視巡檢調查,也籲請農民做好田間主動巡查工作,加強通報,作物採收後應採取清除殘株並翻耕及淹水的耕作防治手段,以降低該蟲田間數量。

陳駿季提到,緊急防治藥劑藥效評估試驗完成後,將評估開放其他夜蛾及鱗翅目之防治藥劑,上述相關措施,均是為進入接下來由農民自主管理之積極整備。

秋行軍蟲害蟲整合管理 (IPM) 策略擬定

預防

  • 耕作防治(田間清潔、輪作、採收後翻耕淹水或曝曬滅除蛹)
  • 物理防治(摘除卵塊、幼蟲)
  • 生物農藥(害蟲危害尚未達到防治基準施用)

監測

  • 田間巡查(農民主動每週 1 至 2 次、官方輔助每二週 1 次)
  • 性費洛蒙誘補成蟲,掌握時機防治

干預(強烈防治)

  • 害蟲危害達到防治基準,噴灑化學藥劑
  • 防治基準:幼苗、穗及果實受害率達 10%,輪生期後期(播種後 40 到 50 天)至抽穗前期植株受害率達 20%
陳駿季表示,秋行軍蟲是在 2016 年自美洲傳入非洲,再從非洲輾轉傳到東南亞,現在中國共有 21 省傳出疫情。
芋傳媒記者簡翊展攝

陳駿季再次強調,日本、韓國都已爆發秋行軍蟲疫情,農委會會持續關注秋行軍蟲的國際疫情,並與國外之研究學者專家進行交流,掌握監測與防治之最新國際研究進展。

陳駿季受訪時表示,現在看每天新的案例會發現,秋行軍蟲並未在已經發生案場的案例裡持續地擴張,新的案場就是新的案點出來,我們最擔心的就是,在同一個地區開始擴張的時候,這就是比較麻煩的事情,我們就必須用其他的策略去防治,而現在第一階段的掩埋、焚燒和噴藥都有其效果,危害幅度算非常低。

陳駿季提到,要讓農民自主管理的時候,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是,要提供農民完整的防治策略,這個策略就是整合性的防治策略,所以我們考慮到農民投入防治的成本,我們是用經濟的角度看這個問題,目前已經草擬且經過 2 次的專家會議,針對防治的作為作確認了,為謹慎起見,還會再請專家來做確認。

陳駿季稱,除了專家會議,我們也會和各縣市農業局處首長進行會議,了解各縣市整備的情形,如果整備都已經完整的時候,防治就可以進入第三個階段。

秋行軍蟲幼蟲和成蟲。
圖片來源:中央社

秋行軍蟲預警期和三階段防疫措施

預警期(尚未有案例時)

  • 落實邊境檢疫措施,加強檢查
  • 佈置 500 個偵查點,強化邊境與主要產區偵查
  • 加強民眾教育宣導

第一階段(案例爆發,但未發現成蟲)

  • 防疫措施:焚化、掩埋銷毀
  • 啟動時間點:6/8 發現秋行軍蟲幼蟲首例,即啟動第一階段防疫措施

第二階段(本島發現本地世代成蟲)

  • 防疫措施:強制噴藥
  • 啟動時間點:6/14 外島發現秋行軍蟲成蟲,6/18 啟動第二階段防疫措施

第三階段(完成藥效評估,提出 IPM 策略)

  • 防疫措施:農民自主管理

相關連結: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