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兄弟鬩牆?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南北韓關係

圖片來源:中央社

南北韓關係隨著國際政治與情勢的變化,反覆上演著接觸與協商、敵對與疏離的過程,至今仍舊沒有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法。

橫亙在南北韓之間的非武裝地帶是一片海,受冷戰浪潮拍打的海上有一座橋。這座橋舖上了道路與鐵路,人們往來,物資流通,橋樑也跟著拓寬,曾經處於敵對的海,變身為合作的空間。不過在南北韓關係中,晴朗平和的日子並不多,大部份的時候是風雨交加、打雷閃電,交流中斷而橋樑消失,最後非武裝地帶又再變回了海。韓國人被無法跨越的海包圍,住在不是島的島裡面。

不歸橋往南韓一側的警告標誌,警告前方便是非軍事區的軍事分界線。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作者:Edward N. Johnson

有橋樑時的南北韓關係,與沒有橋樑時很不一樣。

橋為什麼消失?有人認為這是北韓單方面切斷關係的結果。不過所謂的關係,向來都是由互動所產生,非單方面造成的。南北韓之外的第三者,也不可能把橋當做禮物送給韓國人,韓國人必須靠自己的力量把橋架起來。只要跨過非武裝地帶的這片海,北韓就成為更大的一座橋,讓韓國與歐亞大陸接軌。

韓戰過後,連接南北韓的橋斷開又重啟,之後再度突然消失。戰爭結束已經過了六十四年,南北韓關係卻仍在戰爭與和平間、在誤解與理解間、在過去與未來間迷惘徘徊。南北韓關係一直走走停停,總是步履蹣跚。南北韓兩國該走的路還很長,但卻風雨交加。回首來時路,也應當同時展望未來該前進的路。想起消失的橋,於是寫下了這本書。

美國軍用地圖上的朝鮮半島,紅色粗線條處即為南北韓非軍事區。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作者:prepared by the Army Map Service (LU), Corps of Engineers, U.S. Army, 1967

本書試圖從三個視角切入,解讀南北韓關係,這三個視角分別是:非被動跟隨北韓、而是由南韓主導的「主動性視角」;同時切入東北亞區域秩序及南北韓關係的「整體性視角」;以及從南北韓關係史中尋找智慧的「歷史性視角」。

先行動吧:主動性取徑

二○一六年五月北韓召開第七屆黨代表大會。在大會召開前一天,某位專家在電視上預測北韓將發射長程導彈,為了要維持內部的團結,北韓這麼做是有必要的。不過長程導彈並非政治禮砲,它還必須完成技術上的準備後才能發射。雖然北韓的核子試爆或長程導彈發射,都是北韓在國內為了政治操作所為,但是僅從這個角度說明並不夠。我們在分析北韓核子試爆及長程導彈問題時,必須特別注意這一點。大部份的韓國輿論都報導「球在北韓那一邊」,不過南北韓關係的發展,果真是「北韓說對峙就對峙、說對話就對話」嗎?

歷史並不是那樣,也不可能會那樣發展。

只觀察北韓,這種視角是一種被動性的分析;反過來如果是以積極解決問題的視角切入,就是主動性的分析。被動性分析常見於南北韓關係惡化的時期,主動性分析則是出現於南北韓關係改善的時期。一九七二年的《七.四南北共同宣言》發表,是從前一年朴正熙政府提議舉行紅十字會會談而開始啟動;一九九一至一九九二年簽訂的《南北基本協議書》,也是始自於盧泰愚的北方政策。二○○○年及二○○七年的兩次高峰會談,同樣是由南韓先營造出氣氛說服北韓,而非由北韓先行提議。

大韓民國第13任總統盧泰愚。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作者:CHERIE A. THURLBY

若是無法主導雙方關係,就會被情勢牽著走。採用被動性視角分析的結果,經常都是南北韓關係惡化。若採用被動性分析,就會主張要對北韓施壓,直到北韓態度改變為止,這代表只能在杮子樹下等待杮子掉落,問題是在杮子還沒掉落之前,南韓政權通常已經輪替。如果只是等待,就會無事可做,什麼都改變不了。有人開始提被動性分析的那段期間,一定不會缺席的老生常談就是「北韓崩潰論」。一九九四年北韓的金日成主席死亡時,某位專家就預測「最快三日,最慢三年」內,北韓將會垮台,金泳三政府也向北韓崩潰論傾斜。美國柯林頓政府出訪進行弔唁外交時,金泳三政府採取國安規格對應,就是因為「崩潰論」發揮了作用。

北韓街頭的金日成海報。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南北韓關係是互動的結果。無論是對話還是對峙,都需要對方呼應,並不是南韓希望和北韓對話,雙方就能夠對話。反過來說,即使北韓有所挑釁,南韓還是可以藉由不同的對應,來阻止爭端擴大。正如同一個巴掌拍不響,對話和對峙也不會突然間形成,所以為了理解雙方關係,必須要掌握長久的背景脈絡才行。

北韓的對南政策在冷戰時期帶有攻勢,但是到了後冷戰時期卻開始轉為守勢。在危機狀況下北韓能選擇的手段有限,對應的方式也相對單純。

關係惡化時,常會依賴助長危機升高的「懸崖戰術」;但是當關係改善時,就會採取對話。

從這個觀點來看,一九九○年代以後的北韓對南政策已經不再是「變數」,而是接近「常數」。南北韓關係會隨著南韓所選擇的對北政策,或後退或前進。如果是採用主動性分析的觀點去看南北韓關係史,就會看到完全不同的事實。

金正恩与文在寅在三八線附近握手。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作者:Cheongwadae

對北政策的目標並非要批評北韓,而是要解決韓半島的問題。雖然韓戰結束已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分裂的傷痕一再復發,一直沒有痊癒。問題複雜時,解決的方法會變得困難;時間久的老問題,解決過程當然也會拉長。在風雨交加的南北韓關係中,我們必須從悲觀的海裡找尋樂觀的窄門,而主動性分析就是一個起始點。本書將呈現南北韓關係中,被動性分析與主動性分析一路交錯的命運。為了解決問題,不能只是採取「北韓行動、南韓接招」的被動性分析,還需要採取「南韓行動引導北韓接招」的主動性分析。

看得更寬廣:整體性取徑

在盧武鉉政府時期,我曾經以統一部部長的輔佐官身份拜訪中國。當時媒體正在密集報導中國不希望韓半島統一。在一次輕鬆的晚宴場合上,韓方人士問中國的高層:「中國支持韓半島統一嗎?」,結果對方笑著回答:「如果符合中國的利益,就支持;如果與中國的利益有衝突,就反對。」給了一個四兩撥千金的答案。

周邊國家會依照自身的利害關係決定韓半島政策。關於到底是支持或反對韓半島統一,以及到底希望南北韓關係改善或緊張,向來都是取決於自身的利益。追求國家利益一直是外交的中心思維,也是國際政治的出發點,南韓也一樣。南韓的對北政策或是對周邊國家政策,都是以南韓的利益為基本考量,希望能行使對國家命運的自主決定權。每當海洋勢力與大陸勢力發生衝突時,韓半島就變成戰場,到了近代也是如此。韓戰以後的韓半島歷史,一直隨著東北亞秩序的變化而起舞。

阿里郎表演中的中朝友誼節目。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作者:Roman Harak

 

正是基於這個理由,所以必須從更寬廣的角度來解讀南北韓關係。韓戰結束一年後召開的一九五四年日內瓦會議是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處理韓半島統一問題的國際會議,同時也是美國、中國、蘇聯的東北亞區域戰略折衝的空間。一九七一年美國尼克森總統突然宣布訪問中國,韓戰時原本敵對的美國及中國一旦握手,東北亞的區域秩序將隨之動搖,韓國政府也無法沈默以待,最後朴正熙政府便提議要與北韓對話。盧泰愚政府能夠推動北方政策,也是因為有柏林圍牆倒塌,以及社會主義陣營急遽的意識變化等因素。

本書注目的焦點,即在於東北亞區域秩序與南北韓關係的關聯性。

如果採取較廣泛的分析,隨時都可能有不同的解讀。運動場愈寬敞,可以採用的戰術就愈多,同樣地南北韓關係改善的契機,也必須從東北亞區域秩序的變化裡去尋找。不只是南北韓與美國的三角關係,還有南北韓與中國、南北韓與俄羅斯、韓國與美、中等各種三角關係,韓國都可以在這當中創造出運作的空間,尋找可以應用的手段。

柏林圍牆的倒塌,1989年。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作者:Lear 21

在東北亞與韓半島的交會中,最重要的部份是南韓、北韓與美國的關係。所謂的三角關係,是由上述三種雙方關係—南韓與北韓、南韓與美國(以下簡稱「韓美」)、美國與北韓(以下簡稱「美朝」)所形成。由於美國與北韓在冷戰時期未建立雙方關係,使得韓美關係與南北韓關係經常產生衝突。南韓對北韓採取的強硬政策,有時與美國的戰略不一致,美國曾經想換掉反對停戰的李承晚政權,也曾與主張軍事報復的朴正熙政權衝突。

北韓與美國的關係於 1990 年開始建立,從那時候起南韓與美國就經常在對北政策上有所矛盾。韓美兩國不同調的歷史由來已久,而且不斷反覆發生。

過去曾經發生過兩次,南北韓、韓美、美朝的個別雙方關係互有正面影響,進而形成良性循環,分別是在二○○○年與二○○七年——也就是南北高峰會談舉行的時候。當時的美朝關係緩和,韓美兩國的對北政策也具有一致性。只不過二○○○年夏天與二○○七年秋天實在太短暫,因為三方的雙邊關係中若有任一方中斷,其他的雙邊關係也會受到負面影響。

二○○○年南北高峰會談時的良好氣氛,因為美國大選由小布希(George W. Bush)獲勝執政而無法持續;二○○七年南北高峰會談所創造的韓半島和解氣氛,也因為李明博政府否決了高峰會談的結論而立即中斷。

李明博。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作者:大韓民國海外文化宣傳院(攝影:全漢)

本文摘自《南北韓:東亞和平的新樞紐》一書。

南北韓:東亞和平的新樞紐

  • 作者: 金鍊鐵
  • 譯者: 蕭素菁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19/06/25

相關文章: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

where to buy viagra buy generic 100mg viagra online
buy amoxicillin online can you buy amoxicillin over the counter
buy ivermectin online buy ivermectin for humans
viagra before and after photos how long does viagra last
buy viagra online where can i buy viag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