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記者賴品瑀報導)聯合報近期「不要唬爛」能源政策民調,其中呈現支持核電過半、但對「非核家園」政策的支持也過半,同時也顯示最在意空污問題,且不滿意目前的空污狀況,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回應說,空污與天然氣能源安全問題有解,但核災風險與核廢料 10 萬年最終處置的費用卻是無解。
環保聯盟 26 日回應聯合報民調,指出這份民調顯示能源轉行政策民疑溝通仍是有嚴重落差,仍須再做溝通,而公投過程的辯論,正是可以促進民眾再深入理解能源政策的機會,因此呼籲民眾參與其推動的「廢核再生」公投,目標在 9 月底達成 30 萬連署門檻,成案之後,在 2021 年 8 月底進入公投,期間兩年的時間,可以做更密集、有效的公共討論與溝通,全民才能共同做出能源轉型的共識和正確決定。
莊秉潔表示,即便不考慮核災,核電每度電的成本仍是天然氣發電的 10 倍。過去大家以為核電便宜,是因為低估了核廢料最終處置要至少 10 萬年,如果把這些算進去,核電每度成本將高達 18 至 28 元。
再者,台灣過去對核災風險的估算也是低估,莊秉潔指出,2013 年台電提出的龍門核電廠緊急應變計畫區評估,嚴重低估了若發生福島核災等級意外的可能影響,排出放射物種與輻射量上,台電低估了 28 倍,且缺乏長半衰期的銫等多種核種,建議應該以 WHO 的資料重新評估並提重提應變計畫。
莊秉潔更提出 2016 年黨及莊等學者發表的研究,以核四發生福島等級核災的假設做出氣候模擬,台灣會有11%的土地需永久撤離,因為土壤照射與食物輻射污染,將達 50 毫西弗以上。
環盟會長劉志堅表示,能源轉型不只是反核、推動綠能,也有節電、能源效率、儲電、智慧電網等課題,要的是非核減煤減空污三者都達成。
「不要把公投當提款機!」劉志堅斥擁核人士打著以核養綠旗號卻扭曲事實,玩弄了公投的本意。北社秘書長潘威祐表示,擁核者長期抹黑說非核家園「以肺發電」,但其實以核養綠主張的能源佔比是,燃煤四成,比非核家園的三成更高。
人本基金會董事長史英說,主流民意老早不喜歡核能了,因此擁核團體以「以核養綠」偽裝成自己也反核,只是核能的時間要再延長,但是去年公投條文完全不是他們宣傳的,而是要求否決電業法的明訂 2025 年進入非核家園。
「他們要拿掉 2025 才是以綠養核。」史英說,在論戰中,擁核團體往往以「你反核那怎麼不主張今天就開始停用核能」來反譏,但其實照著 2025 年的使用年限準時除役才是真正的以核養綠,政府在這幾年積極發展綠能,主張刪除 2025 這個期限的,根本不是以核養綠,反是以綠養核。
「我們應該吧話語權重新爭回來!」史英希望在公投舉辦前的兩年中,所有關心台灣永續發展的人一起承擔,「身為擁有正確資訊的人,對資訊缺乏的人有效溝通」這也是教育工作的本質。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