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研究:地球暖化可能影響亞馬遜物種生存

圖片來源:Pixabay / 作者:Free-Photos

巴西亞馬遜國家研究所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預測 2100 年的氣候條件進行的類比研究指出,地球暖化可能影響魚類、蚊子和植物等物種的生存與分佈。

巴西亞馬遜國家研究所(Inpa)「水生生物群系適應計畫」(Adapta)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預測 21 世紀某些亞馬遜地區的氣溫將升高攝氏 1.5 度至 7 度進行類比研究,結果顯示,這些變化可能會破壞魚類、蚊子和植物等生物的現行分佈標準。

研究員在第一間實驗室重現亞馬遜雨林目前的氣候條件,做為比較的標準。第二間實驗室類比 IPCC 的溫和環境,二氧化碳的濃度比目前的高 250 ppm,氣溫升高 1 度。

第三間中間實驗室有更多二氧化碳,氣溫升高 2.5 度。第四間實驗室環境更惡劣,二氧化碳的濃度比目前的高 850 ppm,氣溫升高 4 至 4.5 度。

所有實驗室的空氣相對濕度均保持在 80% 到 90% 之間,裡面放置水族箱,關有瘧疾和登革熱病媒蚊的籠子,以及根據不同實驗滯留時間不同的植物。

科學家根據每間實驗室的類比環境研究這些生物的行為,目的是瞭解不同種類的植物、魚類和昆蟲如何應對這種環境挑戰,以及水生生物如何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

比如魚類在地球上出現的時候,大氣中和水中的二氧化碳都比現在少,顯示牠們在演化過程中已經歷過多次環境適應,直到在目前的低氧環境中生活。

研究員對亞馬遜魚類適應高濃度二氧化碳和高溫的環境實驗結果顯示,儘管牠們生活在炎熱的環境中,還不具備彈性適應更高的氣溫,某些魚種為保持和現在相同的成長率,出現飼料攝入量增加的反應。

有一些彩色熱帶魚在實驗中成功調節其基因表現,存活下來;另一些雖然外表相似,卻對環境變化作出不同反應。因此,不能將亞馬遜魚類的反應一概而論。

有關病媒蚊最重要的發現是,隨著氣候變暖,病媒蚊繁衍的間隔時間縮短,加深預防控制難度,造成傳播病毒的速率加快,增加瘧疾和登革熱病例數。

最後,研究員分析了亞馬遜水生大植物 Montrichardia arborescens 在高溫和高濃度二氧化碳環境中發芽和生長的情況,結果顯示,未來的惡劣環境變化可能對植物的碳積累產生負面影響;由於亞馬遜濕地和世界各地的水生大植物是植物的關鍵物種,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