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委員今天要求檢討托育準公共化政策,教育部表示,在擴大公共化方面,已增加 951 班,提供 2.5 萬個就學機會,並調整 108 學年度準公共機制,鼓勵私幼參與。
監察委員江綺雯、林雅鋒、陳小紅、王幼玲等人今天在監察院召開記者會指出,去年 8 月實施「托育準公共化機制、擴大育兒津貼」政策,立意固然良善,但規劃期程過於倉促,欠缺與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足夠溝通,且事前未落實資源盤點,加上地方政府執行人力等配套資源均未能到位,導致政策上路後亂象百出,民怨不斷。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副署長許麗娟受訪表示,2017 年台灣的生育率僅 1.13 ,顯示少子女化已成為國安問題,行政院認為要有積極策略緩解少子女化問題,因此邀請 10 個部會研商,經過 9 個月共同研訂,並規劃完整的配套措施,行政院也於 2018 年 7 月核定少子女化對策計畫。
針對 2 至 5 歲幼兒教育及照顧部分,許麗娟表示,教育部以「擴展平價教保」及「減輕家長負擔」為重點,並採擴大公共化、建置準公共機制及育兒津貼等策略,透過三箭齊發,無縫銜接 2 至 5 歲的教保措施,達成全面照顧。
許麗娟指出,教育部以 7 成平價教保服務為政策目標,公共化為首要努力方向,規劃 8 年內( 106 學年至 113 學年)增設公共化幼兒園 3000 班,增加 8.6 萬個就學機會,而 106 至 108 學年教育部已補助各縣市增加 951 班,提供 2.5 萬個就學機會。
建置準公共機制部分,許麗娟提到,政府雖已積極擴大公共化幼兒園,但為加速緩解各縣市公幼招生抽籤情形,因此提出準公共幼兒園機制,研訂合作要件並建立提升品質機制的誘因及配套,鼓勵符合要件的私立幼兒園加入,加速提供家長就近選擇平價教保服務的機會。
許麗娟表示,部分公共化比率低、私立幼兒園平均收費高的地區,地方政府如有意願負擔墊高的經費,教育部也提供微調合作費用範圍的機制,例如台北市規劃以每學期新台幣 1 萬 3660 元為招收人數規模最少者的合作費用上限,讓加入準公共幼兒園的私幼能夠調高收費標準。
準公共機制已於 107 學年在六都以外縣市先行辦理,許麗娟指出,目前已有 310 園成為準公共幼兒園,嘉惠 3.2 萬個家庭;教育部也聽取民間意見,在 108 學年準公共機制調整收費數額每級的級寬及級差,希望擴大私幼共同參與的機會。
根據教育部資料顯示, 107 學年六都以外 15 縣市的平價教保比率,經由準公共幼兒園的加入,已經提升至 55 %; 108 學年開放全國(含六都)加入準公共幼兒園的申請期間為 5 月 20 日至 6 月 20 日,目前各縣市正在受理私立幼兒園申請。
許麗娟表示,政策須穩健推動,教育部除了推動準公共機制,同時補助幼兒園購置教學設備等相關經費,協助提升教育品質,並以 113 學年平價教保服務量達到 7 成為目標,希望讓更多年輕人勇敢結婚、生小孩。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