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今天表示,民眾通報苗栗飛牛牧場疑有害蟲-秋行軍蟲,下午經過檢驗確定,當地牧場 2 分多未採收的玉米田,採取掩埋銷毀,每分地補貼 3000 元,農委會也即將公告防治用藥。
農委會防檢局植物防疫組組長陳宏伯告訴中央社記者,防檢局、苗栗縣政府 8 日前往會勘採樣蟲體,發現外形很像秋行軍蟲,由於夜蛾科的蟲外形相像,所以要再做分子檢定確認,下午結果出爐,確定是秋行軍蟲。
不過,對於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說,目前只有飛牛牧場的玉米田出現,這片玉米田的作物是提供民眾餵食牧場動物使用的,但是其他地點,包含雲、嘉、南等都沒有發現疑似秋行軍蟲的蟲體,原因有待分析。
陳宏伯進一步分析,可能跟飛牛牧場的玉米田沒有使用農藥有關;因為全台設置 500 個性費洛蒙誘集器,包含離中國更近的金門、馬祖,以及飛牛牧場附近的玉米田,都沒發現疑似秋行軍蟲行蹤。台灣農作多數有用農藥,因此當西南氣流吹入帶進秋行軍蟲後,包含此害蟲在內的蟲會因而死掉,所以才會沒有發現。
他並說,合理使用農藥對防疫秋行軍蟲有效,農委會下午也會在官網公告至少有 4 種殺蟲劑及有機田可用蘇力菌、苦楝油撲殺,以供農民使用,達到防疫效果。
他還說,秋行軍蟲不耐寒,台灣有冬季,不利其繁衍、擴散;加上合理用藥,台灣不至於會像中國一樣發生秋行軍蟲擴散的疫情。
陳宏伯補充,目前飛牛牧場的玉米田約有 5 分地,其中一半已採收,另一半還沒採收的玉米作物,將挖 2 公尺深掩埋銷毀,每分地補貼 3000 元。防檢局補充,今天就會執行掩埋銷毀,人員都已在現場。
農委會說明,秋行軍蟲(Fall armyworm),原生在熱帶、亞熱帶的美洲, 2016 年從美洲傳到非洲, 2017 年又從非洲傳到亞洲,目前包含東南亞、印度,以及今年的中國都深受影響。
農委會 2004 年已將秋行軍蟲列入檢疫方面的有害生物,為有害性夜蛾科,主要生存在活植物上,不會在穀物上存活,已經加強檢疫及檢查來自疫區的寄主植物種苗、農產品及其載運工具。倘若害蟲入境台灣,甜玉米、水稻可能受害,金門地區則擔憂危害高粱、小麥。
農試所農業試驗所助理研究員江明耀指出,最新資訊中國已 18 省傳出災情,順著西南氣流看,海南島及廣東、廣西,鄰近台灣的福建、浙江都有危害紀錄。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