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要強盛,教育是最重要的奠基工作。台灣已解嚴、推動民主政治三十二年,政治、文化亂象還如此嚴重,空有民主外殼、無民主內涵,除了媒體偏激煽情、政黨惡鬥與新世代網路誇大煽情等外在環境因素外,主要原因是在民主轉型過程中,台灣的教育體系仍以填鴨式背誦的方式為主,以致無法培養國人對公共事務及文化價值的獨立思考與探索分析能力,邏輯思辯能力不足,喪失理性精神,沒有可落實於生活的人格與文化教育。
已故中研院院長胡適生前積極倡導「科學精神」,著重國民懷疑精神、理性分析與探索能力的培養。這種尊重事實的理性精神,是台灣人民長久以來所缺乏的,也是台灣民粹主義與偽善醬缸文化氾濫的底層因素。
胡適認為「科學是ㄧ種生活態度」、「文化是ㄧ種生活方式」,這也是胡適老師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概念。杜威認為灌輸式的教育方法不是真正的教育,必須從教育場域的生活環境中學習,創造充分的條件讓學習者去「經驗」,才能吸收知識、成長。這就是胡適所強調,知識、文化需經由科學的求證、檢驗與理解,並落實於生活的親身體驗,才能建構、發展出與生活密切結合的文化價值體系。
面對台灣教育、文化價值與政治亂象問題,期盼小英總統連任成功後,能以胡適所倡導的「科學精神」及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為教改方向,以短中長期的教改期程,改革保守的師範教育體系,培養開放教學師資,推動全台中小學優質小班制開放式討論教學,訓練學生蒐集資料、分析、組織、探索問題的能力,透過「親身體驗」與互動討論,將教育與生活經驗結合,方能培養學生思考能力及人文與民主素養,建構優質的民主政治與文化價值體系。
個人在美國長期工作,曾接觸美國 SPECIAL 模式的全方位學校教育,從學生實際生活與學習中,培養學童全面性的智能與健全人格,特摘述如下,俾能拋磚引玉,激發更多有識之士討論,務實、有效地改革我國的中小學教育。
美國的中小學 SPECIAL 教育指標析述如下:
1. S(Science)科學邏輯:
是指孩童的理工智能與邏輯思考能力的培養,諸如數學、物理、工程、建築等都是建立在此基礎之上。美國的學校教育是藉由讓學童從實際的工藝、美工的動手操作,以及自然與理工科學的實驗、報告撰寫,認識空間概念以及學習邏輯思考,逐步建構出科學邏輯能力;這幾年更從中學開始訓練學生程式設計能力,以因應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同時從數學邏輯能力的加強,更可培養學生日後在人文、社會科學上如何蒐集資料、研究與論述的能力。
2. P(Perception)感知觀察:
「感知觀察」包含學童對周遭人、事、物的感受能力以及觀察力。孩子長大後是否能察言觀色、見微知著,進而發現、解決生活周遭的問題,就取決於這項能力的養成。因此,美國的中小學在培養孩童理解力的過程中,亦很重視學生「感知觀察」能力的培養,老師會從學生課堂與社團的實際活動中,透過精密的人格考評表,諸如遵守教室秩序、尊重他人意見、協助同學、見義勇為、責任感、協調溝通、共識的凝聚等具體的行為規範,培養學生的人際觀察、協調合作與擔當負責的能力,導引學生趨向更完美的人格。這就是美國哲學家杜威所講的「教育即生活」的落實。
3.E(Engrossment)專注投入:
隨著現代科技與資訊傳播的發達,小孩很容易迷失在步調快數、變化萬圈的知識汪洋之中。培養孩童「專注投入」的能力,變得非常重要。故而,美國的學校常設定工藝、勞作品等學習素材一定的難度,訓練學生從實際操作中,培養耐心與專注力,養成做事細心的人格特質。值此網路時代,台灣的新生代沉迷於快速、零碎的網路資訊與遊戲,穩定性不夠、不耐操,常更換職業,更需要透過教育體制的改革,加強下一代的專注投入能力。
4.C(Creativity)創意思考:
美國的中小學教育很重視啟發學生的思考創作能力,常設定人文議題或自然科學專題,要求學生4人一小組,蒐集資料、做實驗與研究,而後在課堂報告並與其他學生討論。這是台灣制式、以單一答案的升學考試為主的教育最缺乏的,必須透過師範院校與教育體系的全盤翻修、改革,方有新思維、富創意的老師教導下一代。
5.I(Interaction)溝通表達:
美國的中小學教育非常重視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例如請每位學生做壁報,選出自己成長階段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以照片及圖片,圖文並茂地向同學說明自己的成長過程最關鍵的幾個階段。台灣學校教育不注重學生的表達與論述,畢業後與社會脫節,無法藉由強大的表達能力彰顯自己的才能,很快地融入職場。學校教育無法配合社會發展,必須正視改革。
6.A(Agility)手腳靈活:
讓小孩學習如何運用四肢在日常生活中是很重要的課題。美國民眾大部分都會自己修理水電、組合家具、換裝輪胎等,手腳靈活,做起事很有組織概念、很有效率。這都是從小透過學校與家庭教育,訓練小孩組合樂高、木屋等玩具及製作工藝品,從遊戲中養成小孩動手做的習慣,長大後在實際生活中受益無窮。未來台灣少子化後,人力更短缺,必須加強自己「動手做」的能力培養。
7.L(Liberal arts)人文涵養:
藝術與人文對於孩子人格的形塑、性情陶冶及創造力的開發等都有極大的關聯性。在美國與歐洲的藝術博物館,常看到老師帶著學生在名畫前席地而坐,由老師詳細講解畫作的意涵與技巧,而後學生發問、討論。透過親身體驗,歐美民眾從小就養成如何賞析藝術的能力,對日後生活品質的提升與優雅人格的養成,甚有助益。德國小鎮的貨車司機都可對該鎮的歷史如數家珍地陳述出來。台灣要珍惜過去、開創未來,必須加強學童的人文素養。
上述七項學習指標都是人一生中必備的智能與人格素養,學生日後事業與學術上的成就,主要是中小學時所培養的主動學習與創造、思考能力及人格養成所建立的基礎導引而成,如嚴長壽只有高中畢業,但其成就比很多經過競爭激烈的升學考試、明星大學畢業者還要高很多。
我國的中小學教育應從該七項指標著手,將考試升學為主的教育方式改為開放式的啟發教育,並配合未來幾年內ㄧ些私立大學老師的退職,導引轉任為國高中老師,全面實施小班制,每 25 位學生一位專任老師,俾能全方位地進行社區中學的均優質化,因材施教、全面推動多元的開放式教學。
同時配合開放教學的實施,改革明星高中與大學入學考試方法,除了數理演算題目外,文理科目都以小論文的撰述為主,例如就你所學科學知識舉具體實例,論辯新創人工智慧與生化科技是否讓人類更幸福快樂;就國家政經發展而言,言論自由是否可以沒有限制等文理論辯文章,以強化學生的邏輯論辯與思考創造能力。
此外,要配合台灣的產業發展及未來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從國中ㄧ年級開始開設初級程式設計課程,以及強化技職及大學的專業教育,嚴格淘汰不適合唸大學的學生,這樣才能在網路資訊氾濫與少子化的時代,提升台灣下一代的人力素質與國家整體競爭力,一人當兩人用,讓台灣能因應少子化與老人化問題,持續往前走、永續發展。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