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輕輕拂去白日生活疲憊⋯⋯照海是一道獲得禮物的儀式

澎湖目斗嶼燈塔。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作者:Mimicat1531

[bs-quote quote=”如果你想得到安靜的片刻,就在風起的時候到澎湖吧。” style=”default” align=”center”][/bs-quote]

母親與父親各自代表著不同的村莊文化,父親向來屬於日落而息的生活節奏,被海養育長大的母親,除了嗜魚的味蕾,還有每到晚上退潮時刻,總是難以抗拒的、如同母親般的海洋呼喚。記憶中,兩個人唯一的正面衝突就是為了「照海」。一向溫文的父親,發過最大的脾氣,就是把母親的腳踏車和「電土火」藏起來,堅決抗議她「下工後再去海墘」的習慣。

那時候怎麼明白母親的心呢?

在忙碌的小工、嚴厲的婆婆構成的生活夾縫中,擁抱夜晚的「海墘」,呼吸著讓她安穩的氣息,聽著海洋的聲音,釋放掉一整天的疲憊,才有力氣面對隔天吧。長大一點聽母親說,當時一直去是因為阿嬤愛螺,愛醃漬的螺肉,她看著對的潮汐,捨不得不去。近年,母親奉行不殺生,不再「照海」了,但潮汐仍然在她的心底,何時退潮、漲潮,從來不會出錯。而那盞有個厚重「電土火」的頭燈,也與時俱進成為輕巧的LED燈,不再「照海」,仍視為至寶。

電土燈是早期還沒有手電筒之前的一種照明器具,它是利用電土(碳化鈣)加水之後產生可燃氣體而點燃。
圖片來源:YouTube鄞文賢頻道

海洋是島民的母親,生活的寶藏。

照海是一道獲得禮物的儀式,人們在夜晚探訪她,她便以溫柔回應,輕輕拂去白日生活的疲憊,星光襯著浪潮,夏日夜晚的風褪去飽和的濕氣,變得清爽,那是一場生活的療癒之旅。

「照海」是餐桌上加菜的來源,通常是撿螺,兒時就耳熟能詳的「大頭螺仔」、「米螺仔」、「畚箕螺仔」、「甜螺仔」、「流涎螺仔」……,或是專業才能照到的「紅章」。母親也許希望我們養成勤奮的習慣,偶爾會讓我們跟,而「照海」對孩子來說,是玩樂,是白天在田裡亂轉的後玩水時刻。光爬下石頭都被嫌「頇顢」,海水退去後裸露而出的是形狀不一的礁石、石滬,母親通常給我們一盞燈,把我們留在近岸的一池,便獨自往更遠的地方走去。

圖片來源:玉山社

那些「照海」的作業,總是有一搭沒一搭地進行著,螺會吸附在石頭上,有時顯露著,有時需要翻開石頭,裝螺的彩色塑膠提籃從來沒有滿過,因為經常滑倒,一身濕,就想罷工回家,偏偏母親一「照海」便遺失時間感,只能憑藉著遠方微弱的燈火,大喊一聲「媽媽啊~」但整個海邊都是媽媽,不過是徒勞無功的呼喊,只好邊看星光邊等,黑夜漫長。母親總是在很明顯的漲潮時才會喊一聲。從遙遠的遠方走來,等到她走到,水已經淹了上來。最驚險的一次是我們離可上岸的地方仍遠,水幾乎淹到我的胸口,電火已熄,我們在月光下摸著大石頭前行。上岸後,母親哈哈大笑,她說如果是「針仔阿姨」,就被淹走了。她不會懂我們的恐懼。

連常與她去的「針仔阿姨」也表達抗議,她說:「恁母淹到腰,我快淹到『頷仔頸』(脖子),以後不要跟伊去。」

即使幾番宣示,但每到有潮汐的日子,她仍然會從隔壁村來我家,從騎腳踏車進化到摩托車,兩個人仍雙載而行。

「照海」,是島民婦女放下一切,有名目的咖啡時光吧。

本文摘自《離島,以及離島的離島:那些澎湖的人與事》一書。

[taronews-styles book_title=”離島,以及離島的離島:那些澎湖的人與事” book_author=”蔡淑君 ” book_publisher=”玉山社” book_publish_date=”2019/01/30″ book_cover=”https://cdn.taronews.tw/files/2019/05/2019-05-134.05.32.png” book_link=”http://www.tipi.com.tw/books.php?pid=749″ book_link_text=”玉山社購書” ext_link_1=”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3293″ ext_link_text_1=”博客來購書” ext_link_2=”https://www.taaze.tw/apredir.html?155785702/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868923.html?” ext_link_text_2=”讀冊生活購書” style=”book”][/taronews-styles]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