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台灣文學新南向 葉石濤文學作品譯成馬來文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在台南市文化局支持下,成功大學中文系與馬來西亞馬來大學中文系共同合作推出「葉石濤短篇小說」馬來文譯本,進一步加強馬台文化交流與了解。

有台灣文學點燈人之喻的葉石濤,是台灣文化之都台南的著名作家。葉石濤畢生從事文學創作超過 60 年,出版書籍超過 100 本,於 2008 年 12 月逝世,享年 83 歲。

葉石濤主要作品有小說、文學評論、散文、隨筆、書信、回憶錄、文學史專著、翻譯等,出版超過 100 種作品,橫跨日治時代及戰後兩個世代。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推動的「葉石濤短篇小說翻譯計畫」精選出葉石濤的「三月的媽祖」、「天上聖母的祭典」、「玫瑰項圈」、「賺食世家」、「葫蘆巷春夢」、「西拉雅族的末裔」、「唐菖蒲與小麥粉」、「邂逅」等 8 篇短篇小說譯成馬來文。

台南市文化局副局長周雅菁在 20 日舉辦的「葉石濤短篇小說」馬來文譯本推介會中說,雖已有日文、英文、韓文、越文譯本,但非常高興看到馬來文譯本,書中大部分描寫台南,包括台南特色蜿蜒巷弄、美食、廟宇文化香火等,希望透過這本書讓馬來西亞讀者對台南文化有進一步了解。

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中文系系主任潘碧華在 20 日舉辦的「葉石濤短篇小說」馬來文譯本推介會後告訴中央社記者,這本小說是由 7 名馬來西亞華裔學生和 1 名通曉中文的馬來學生聯合翻譯,但在過程中獲得一位馬來作家的友情相助。

她表示,這位馬來作家在看到小說最初的翻譯文本後覺得故事有趣,但翻譯成品卻未做到「信達雅」,因此自動請纓,用了僅僅 20 天協助修飾文字,注入更多馬來文學風格,讓馬來西亞讀者更能了解內容。

由於「葉石濤短篇小說」提及台灣的媽祖文化、基督教、飲酒、賣豬肉,與馬來人宗教習俗有所差異。儘管如此,主持這項譯本計畫的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陳益源說,文化交流還是以本色,以真實的自己和不同族群的朋友真實來往。

他說:「雖然當中會有馬來朋友不習慣將生活細節寫入文章中,如信仰對象或飲食習慣,但畢竟這是台灣人描寫台灣生活,馬來朋友將可以理解,若迴避了這些真實的描寫,葉石濤就不再是葉石濤,所以我們要用最真誠的方式,讓新朋友了解我們。」

他相信文學跨越族群,例如對生命的奮鬥、人性光輝、對於愛情的追求或是強調人們彼此之間該有的平等,應該有的信任、相愛與互助、人性善良的一面。

陳益源說,會挑選這些作品的其中原因是台灣和馬來西亞都曾經歷戰後發展情況和受到日本統治,一樣存在許多小人物在大時代過著困苦生活的共鳴,其中有血淚與辛酸。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