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史詩級甩棒話題延燒 大聯盟新舊觀點不同

「在棒球場上太過囂張、不尊重對手,必須得到懲罰」這樣的觀念在 21 世紀的美國職棒大聯盟依然風行,但反對者認為,這種潛規則已經過時,壓抑球員在場上的情緒,不利行銷。

芝加哥白襪游擊手安德森(Tim Anderson)昨天在主場對堪薩斯皇家的比賽中, 4 局下敲出全壘打,被媒體冠上「史詩級甩棒」的後續動作引發爭議,話題持續延燒。

當時比賽還在前半段,雙方 0 比 0 ,但安德森彷彿敲出關鍵全壘打一樣興奮,棒子往草地上一甩,在本壘板上倒退幾步,對著自家休息室大吼一聲,才開始繞壘。

安德森大動作慶祝全壘打,踩到美國棒球界「潛規則」的紅線, 6 局下再度上場打擊時,遭到觸身球伺候,時速 92 英里( 148 公里)的快速球直接往他的臀部砸。

這一記觸身球引發白襪、皇家兩隊球員板凳清空,在場上拉扯、對峙,飄出火藥味。這則影片也在網路上瘋傳,有關「大肆慶祝等同不敬對手,必須受到懲罰」這樣的潛規則再度成為話題。

激情過後,安德森今天向大聯盟官網表示:「我打出來以後,我沒有看著對方球員,我看著我們自己的休息室,然後把棒子一丟。」

安德森說他喊的是「加油!」(Let’s go!),並解釋說丟棒子是為了幫助球僮,讓球僮少走幾步。

「這是新的世代、新的潮流了」,安德森說:「當我逮到對手的時候,我想要跟自己的隊友慶祝。當他們贏了我們的時候,他們也可以跟隊友慶祝。我不是故意要激怒他們。」

25 歲的安德森說:「對許多年輕人來說,比賽的風貌正在改變。我們都在其中,這麼做就是為了好玩。好玩而已。」

安德森的立場跟大聯盟去年一支廣告片的行銷手法不謀而合。

去年 10 月為了宣傳季後賽,大聯盟推出的廣告影片名為「改寫規則」,旁白唸著:「他們說,規則就是規則,不要站著看球,不要甩棒,不要在場上慶祝,把頭壓低。」

與旁白相反,畫面上是一連串球員在場上宣洩情緒,包括甩棒、撕破球衣、叫囂挑釁、站在本壘看球飛出牆等動作。

尾聲是名人堂球星小葛瑞菲(Ken Griffey Jr.)反戴球帽,對著鏡頭說:「不要再說了,讓孩子們打球。」(No more talk. Let the kids play.)並以一句話下結論「這是一個新世界」。

「讓孩子們打球」正是安德森影片在網路上瘋傳的標題,但也引發了傳統派的反對,認為慶祝全壘打動作太大等於是羞辱對手,留言「太超過了」、「我們的棒球怎麼了」。

今年球季,因慶祝全壘打動作過大而引起的爭議,已經是第 2 起。

辛辛那提紅人一壘手狄特里希(Derek Dietrich) 7 日在匹茲堡海盜主場,敲出全壘打之後,站在本壘板悠哉看著球飛到場外,接著也遭到投手用近身球伺候,引發場上肢體衝突。

然而,這種傳統觀念與年紀無關, 20 歲到 30 歲世代的楚勞特(Mike Trout)、賈吉(Aaron Judge)打出全壘打之後,總是低調跑壘,但哈波(Bryce Harper)則認為,在場上表現情緒沒有對錯。

哈波 2016 年接受 ESPN 訪問時,舉已故投手費南德茲(Jose Fernandez)為例,他說:「費南德茲會三振你之後,一路瞪著你回到休息區,然後握拳慶賀。所以你敲全壘打之後慶祝,他才不在乎,因為你贏了他。這是比賽的一部分。」

不過潛規則各國不同,韓國、拉丁美洲的棒球界歡迎甩棒,而台灣職棒也幾乎不曾發生因為甩棒而引發場上衝突的狀況,旅日的王柏融過去在中華職棒的比賽中,敲出全壘打的大動作甩棒還一度受到美國媒體報導。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