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新聞自由是民主政治基石」 人權博物館展出33位受難新聞人故事

「折不斷的筆桿」策展人文史工作者陳銘城。 芋傳媒記者賴品瑀攝。

(芋傳媒記者賴品瑀報導)逢鄭南榕逝世 30 週年,國家人權博物館推出「折斷的筆桿_政治受難的新聞人」特展,展出 33 位在白色恐怖時期遭政治迫害新聞人的生命故事,要藉回顧台灣得來不易的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反思目前假訊息帶來的挑戰,也要給現今的第一線新聞工作者力量與啟發。

展覽位在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3 日開幕後,將持續到 12 月 15 日。官方還將陸續推出座談會及電影欣賞,討論言論自由的珍貴。這也是人權館在政府 2017 年將 4 月 7 日訂為言論自由日後,第3度推出言論自由特展,今次更聚焦在新聞自由上。

國家人權博物館推出「折斷的筆桿_政治受難的新聞人」特展。芋傳媒記者賴品瑀攝。

「鄭南榕他追求言論自由價值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人權博物館館長陳俊宏指出,鄭南榕、雷震等人,當年為理想獻身,抱著「新聞無畏、消息無偏」的信念,勇於面對真理,顯見每一個艱難時刻,都有新聞人面對挑戰、不屈服,就算沒有當下改變世界,也啟發了後人。如今自媒體、社群媒體興起濫,進入「後真相時代」,很多人不再在意事實,更有政治人物藉機操作輿論的亂象,也到了重新思考言論自由、媒體人省思守門員的角色,思考如何面對挑戰的時刻。

文化部副部長丁曉菁表示,新聞自由正是民主政治的基石,是重要的第四權,但現在反成假訊息對個人乃至於社會國家造成傷害。目前正在熱映的公視影集《我們與惡的距離》就呈現了現代第一線新聞人承受的壓力,丁曉菁認為,這次展出可以給後新聞人輩力量與啟發。

此展展示了 1947 年 228 事件起,至白色恐怖時期,多個新聞媒體與 33 位新聞人受到政治迫害的故事。除展出眾多珍貴史料,還有藝術家黃至正裝置藝術作品「警總牢籠裡的編輯台」、陳韻如體感互動藝術裝置「噤聲的群像」,配合複刻重製的偵訊室、威權時代反共愛國廣播、隨處可見的反共抗俄標語,呈現出噤聲年代的壓抑與被監視、不自由的氛圍。

策展人文史工作者陳銘城,芋傳媒記者賴品瑀攝。

策展人文史工作者陳銘城表示,國民黨來台後,在 1946 年開始禁止日文版新聞,接著 1947 年 228 事件時,一舉停刊了 18 家媒體,幾乎除了官方報,所有媒體都遭停刊或查封。遭逮捕的新聞人更全數在未經審判的狀況下,遭秘密裁決或公開槍決,即便是公營的《台灣新生報》,也因為報導查緝私煙事件而遭到報復,幹部慘遭整肅。台灣人辦的第一份民營報紙《民報》,未滿 17 個月即遭官方查封。

在 1949 戒嚴進入白色恐怖時期後,雖然有審判,但只要得罪了蔣介石的威權統治,「侮辱元首」「挑撥政府與人民情感」「參加叛亂組織」「閱讀匪黨書籍」等都可能是新聞人入罪理由。當時國民黨政府一是以「報禁」政策限制傳播工具,再者以《出版法》、《刑法》、《台灣省戒嚴期間新聞紙雜誌圖書管制辦法》、《懲治叛亂條例》等法令,對言論內容管制。

白色恐怖受難者前輩故事化為親子劇愛唱歌小熊。
圖片來源:中央社

例如《自立晚報》田士林案、龔德柏案、朱傳譽案、柏楊案是因為報導與評論而入罪;楊逵「和平宣言」、雷震與《自由中國》雜誌、于長城與于長庚兄弟、李荊蓀因政治主張不容於國民當政府;童常案、姚勇來案更是捲入政治鬥爭下的犧牲者;《公論報》事件則是因為言論不見容於政府。

相關文章: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