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為終止貿易戰進行貿易談判,智慧財產保障是重大癥結之一。美聯社一篇專文表示,其實美國不用為此大動肝火,因為中國今天的作法,跟 18 世紀的美國如出一轍。
美聯社指出,新興國家成為智財侵權大本營,高官鼓勵民眾剽竊外國機械,然後大洋彼岸的工業領先強權用盡一切方法想防止新興對手取得商業機密,卻徒勞無功。
劇本放在 18 世紀末到 19 世紀初,侵權流氓正是美國,鼓動剽竊的官員是當時的美國財長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苦主則是英國。如今則換成美國指控中國用這種兩百年前有助他們拉近與歐洲對手差距、進而躍居工業巨人的非法手段。
● 中國今日所為 活脫脫美國復刻版
美國布朗大學華森國際與公共事務研究中心(Brown University’s Wat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nd Public Affairs)教授安德瑞亞斯(Peter Andreas)說:「我們今天告訴中國的是,『照我說的做,別學我的作法』。但事實是,美國自己過去就是全球智財剽竊的溫床。」
兩百多年前,美國尚處於缺乏技術勞工的年輕國家,也一樣無視別人要求保障商業機密,靠著搶奪技術來進步。雜誌「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 2012 年詳查美國過去這段工業間諜的可恥歷史後,稱 19 世紀的美國活脫脫就是今日的中國。
著有「走私者國度:非法貿易如何造就美國」(Smuggler Nation: How Illicit Trade Made America,暫譯)一書的安德瑞亞斯說:「只有在變成領頭羊工業強權後,才會成為智財保障鬥士。」
漢密爾頓為讓國家轉變為工業強權, 1791 年時主張美國需「取得一切在歐洲出名的機械」。美國在 18 世紀要想成為經濟強權,獲得高級技術人員或業內行家,也跟取得硬體一樣重要。
● 不擇手段偷英國技術 國慶遊行大秀仿製品
英國為防技術外流,對輸出工業設備祭出重罰,並揚言對招攬英國技工到海外科處 1 年刑責,但全都徒勞無功。漢密爾頓 1791 年時還授權財政部,給願將仿製版英國紡織機械帶到美國的英國紡織工人生活津貼。
智財海盜當時還會獲美國讚揚。據安德瑞亞斯書中所載,一個將棉花處理機具從倫敦走私到美國的人,還被賓州貿易團體盛讚「山寨紡織機具的巧匠」,願提供重賞。這部仿冒版的機具,還出現在 1788 年於費城舉行的國慶遊行隊伍。
福坦莫大學(Fordham University)歷史學家班阿塔爾(Doron Ben-Atar)不認為今日的美國能有效阻止技術外流,「嘗試限制技術外流的歷史,就是一部失敗的歷史」。
安德瑞亞斯表示,他不反對美國對抗中國的侵權行為,「但從回顧史實的角度看,責難與義正詞嚴就大可不必」。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