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移民法被列為立法院本會期的優先法案,工商界對於政府積極延攬外國人力的態度表示肯定;工總秘書長蔡練生表示,既然政府決定跨出一步,希望這步可以跨得更大,加強政策力道,以利產業轉型升級。
產業界近年來苦於五缺(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特別是在缺工、缺人才方面,更到了影響企業投資計畫的程度;工商團體均認為,若新經濟移民法順利上路,引進外國人力,將有助於提升產業競爭力。
三三會理事長許勝雄表示,台灣製造業需要轉型升級,朝向工業 4.0 、智慧製造邁進,很多公司已經砸大錢投資自動化設備,但這不代表工廠不再需要人,相反的,因為投資設備金額龐大,機器必須 24 小時運作,提高產量以達到規模效果,而機器要 24 小時運轉,便得安排三班制人力監管,現在除了白班,小夜班、大夜班幾乎都找不到人。
「這不是薪水的問題」許勝雄說,台灣現在的青年勞工在就業選擇上,並不喜歡輪班制,或是小夜、大夜的工作型態,但國際化的 OEM/ODM 大廠的人力需求很大,小夜班時段需要 2000 、 3000 人是很常見的情況;如果工廠因為無法在台灣找到足量勞工,就不會繼續在台灣投資生產,甚至被迫轉往海外布局。
如今國家發展委員會推動新經濟移民法,除了鬆綁外國專業人才工作條件,更新增聘僱外國中階技術人力,為的就是延攬及補充外國優質人才與人力,以強化產業升級,維持合理人口結構。
全國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表示,現在各國都在爭取移民,台灣過去的移民政策態度一直偏向保守,現在推動新經濟移民法,業界相當肯定並樂見,但也期許政府可以跨得更大步,加大政策力道,否則各國都在搶人才、歡迎移民,台灣卻不讓人才進來,未來很難跟其他國家競爭。
外界常憂心新經濟移民法將導致外國人來台「搶飯碗」,蔡練生對此表示,引進外國人力,或多或少會有些替代效果,但如果這些人力能夠讓產業創造更大的產值,提升競爭力,未來就能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提升薪資,中長期則把經濟的餅做大。
蔡練生直言,如果因為擔憂可能的替代效果而裹足不前,政策不願意有更進一步的作為,長期來說,對台灣並非好事;許勝雄也說,如果台灣沒有解決人力不足、人才不足的問題,遑論轉型升級。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