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日本探測小行星龍宮 確認地表岩石存在水

圖片來源:Pixabay / 作者:GooKingSword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等研究團隊指出,日本「隼鳥 2 號」持續探測中的小行星「龍宮」,上空觀測結果確認地表岩石存在水,但並非液態或冰狀態的水,而是存在含水礦物中。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和東京大學、名古屋大學、會津大學等研究團隊,花費 2 個月時間分析從小行星龍宮反射至隼鳥 2 號的紅外線,調查岩石的組成成分。結果呈現岩石中存在水成分特徵的反應。

但水並非液體或冰狀態,而是存在於岩石中,這類岩石稱為含水礦物。研究團隊宣布,確認小行星龍宮表面有水成分,存在於含水礦物中。

隼鳥 2 號上個月曾登陸小行星並成功採取岩石樣本,藉由攜回地球進行分析,可望成為搞清楚生命不可或缺的水和有機物到底來自何處的線索。此外,據信小行星龍宮是由天體間衝突碰撞產生的碎片再度集結所誕生,根源很可能是位於火星和木星間小行星帶的小行星波蘭星(Polona)或小行星 495 ( 495 Eulalia)。

研究團隊成員、會津大學副教授北里宏平表示:「藉由 2020 年分析隼鳥 2 號攜回地球的岩石,可望搞清楚更多事實,對於探測任務成功,充滿期待。」

美國「科學雜誌」(Science)網路版於 20 日刊登這項研究成果。含有水成分的含水礦物,成為小行星上存在水的證據。但龍宮表面並非存在我們日常所見到的液體或冰。

水分子是 H2O,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在龍宮上,化學變化改變組成,變成只有一個氫原子,也就是以氫氧基 OH 狀態存在岩石中,這類岩石稱為含水礦物。

隼鳥 2 號於去年 6 月飛抵小行星後,研究團隊花兩個月時間,分析來自龍宮的紅外線,調查 90% 以上地表岩石的組成。結果出現特定波長紅外線吸收的顯著數據,這些數據是地表岩石存在 OH 時會出現的特徵。此外,根據截至目前調查,據信龍宮的岩石也含有碳成分有機物。

探測小行星上是否有水或有機物,目的是要驗證生命誕生學說之一,即小行星等天體衝撞地球,為地球帶來水和有機物。藉由詳細調查探測器攜回地球的小行星岩石,針對生命不可或缺的水和有機物到底從何而來、生命如何演化,甚至地球以外星體是否可能存在生命等研究進展,可望獲得重大線索。

共同社報導,研究團隊利用能判定所含物質的近紅外光譜分析儀觀測龍宮表面,起初未能確認有水,但仔細分析後發現,包含氫氧結合水成份礦物「含水礦物」雖然量較少,但廣泛分佈在龍宮上。

負責分析的北里宏平說:「預測有水,把龍宮選為目的地,沒有錯。我放心了。」

水中含有同樣是氫但重量不同的同位素。研究團隊將分析帶回的岩石,如果同位素比例與地球的水相同,那麼小行星為地球帶來水的可能性將增大。此外還期待岩石內有也被稱為生命原料的有機物。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去年 12 月宣布,計畫從小行星「貝努」(Bennu)攜回岩石的美國探測器「歐塞瑞斯號」(OSIRIS-REx),也透過在貝努上空觀測,確認了含水礦物。隼鳥 2 號計畫於 2020 年底,歐塞瑞斯號計畫於 2023 年返回地球,日美研究人員打算交換岩石等,聯手進行分析。

隼鳥 2 號探測的科學目標是把小行星龍宮的岩石裝入密封艙帶回地球,調查岩石含有的水和有機物,探索地球的海洋與生命來源。與初期一度熔化的地球不同,未遭遇高溫小行星的岩石被認為存在往昔性質,也是知曉 46 億年前太陽系誕生時存在何種物質的線索。

雖然調查墜落地球的隕石也是一種方式,但隕石有可能被地上空氣和水污染,未能保持原本狀態。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