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大學與軍備局合作開發先進鍍膜技術,未來打靶後,不必再頻繁替槍枝的槍機上油,大幅提升清潔便利性,經近萬發實彈測試後鍍膜也不脫落、不卡彈,是與美軍相互媲美的黑科技。
槍,被視為是軍人第二生命,但對於軍人而言,不管是打靶結束,或例行保養槍枝,由於必須前往軍械室取槍,再利用潤滑油等工具,耗費數十分鐘保養槍枝,確保槍機的良好狀況,避免打靶時發生「麻膛」造成危險,是一大麻煩事。
不過,這樣子的狀況未來有望可以改善。國防大學理工學院化學及材料工程系與軍備局第 205 廠合作,於2016 年 7 月進行國造T 91 步槍零件表面處理技術研改的產學合作先期研究計畫,以先進電鍍合金鍍層施作在槍機的試片上,進行耐蝕性、硬度及耐磨性等特性研究,預期有助於提升槍機性能後,再進行實際測試。
國防大學理工學院院長荊元宇表示,經實測後,T91 的槍機進行鍍膜後,能夠在未經上油潤滑狀態下,正常實彈射擊 1 萬 500 發子彈,且過程中並沒有發生任何卡彈;另外,射擊後在槍機上所產生的髒污,可直接以擦槍布擦拭,大幅提升官兵清潔槍枝的便利性。
另外,測試過程中,槍機總成在射擊 8000 發後,仍可維持鍍膜不脫落;鍍膜耐蝕性測試部分,經加速測試結果顯示,在正常環境下可維持 2 年不會生鏽。目前國防大學理工學院已與軍備局 205 廠共同執行槍枝鍍膜驗證計畫,並已完成相關測評作業,預計國軍下一代的槍械,就可使用此技術,減少官兵在保養上的負擔。
至於是什麼樣的契機,讓國軍自行研究媲美美軍的鍍膜技術。
軍方解釋,近年來為解決步槍零件保養及清潔問題,美軍陸軍研究開發和工程中心(ARDEC)目前正在開發一種「長效固態潤滑」的全新表面處理技術,並在實測中讓 M4A1 槍枝在不清潔的情況下射擊 1 萬發子彈而沒有發生故障,而上述訊息經軍事媒體報導後,讓軍方高層思考可能性,並設法取得相關資訊加以改良,成功研製出媲美美軍的「黑科技」,也驗證了國防自主的能量。
除了鍍膜技術外,今年 1 月 17 日在台中陸軍 234 旅坪頂營區登場的「反擊再戰」整補演練中,有媒體注意到軍官腰際槍套中,出現一把由軍備局製造的 T75K 3 手槍,因為是首次曝光引起關注。但事實上,這把手槍的優點不只是重量輕、裝彈量從 7 發增加至 15 發,更是一把「無膛線」的新式槍管,代表國軍製槍技術進步的一大里程碑。
國防大學理工學院動力及系統工程學系教授鄧世剛解釋,傳統槍管中的內壁刻有膛線,子彈通過會高速自體迴旋,便可維持彈道穩定,但膛線突出管壁時承受的磨擦劇烈會產生耗損,導致子彈自旋效果不佳,槍械失去準度;也因高速穿過槍管時受膛線引導旋轉、被膛線切削,讓原本光滑子彈的表面出現刮痕增加飛行阻力、影響精確度。
不過,國防大學理工學院在國防工業基金的支持下與軍備局合作,研製而成的無膛線槍管,不僅精確度大增,就連槍管的壽命也大大增加,經實際測試後,壽命至少比過去傳統槍管壽命超過 3 倍。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