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今天揭曉,獲得「傑出獎」的台灣大學數學系特聘教授李瑩英,從小在布店幫忙母親算帳展露天賦,如今已是幾何分析領域的國際知名學者。
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由台灣萊雅、吳健雄學術基金會合辦,分成傑出獎和新秀獎。今年遴選範圍從原本的「物質科學」擴展至涵蓋「數學」「資訊科學」,共 3 個領域。
最大獎「傑出獎」獎金新台幣 60 萬元,由李瑩英獲得,她是台灣幾何學界的領導人物,主要研究方向為兩大類,一是結合重要的黎曼結構及辛結構,探討拉格拉奇極小子流形與特殊拉格拉奇子流形;二是均曲率流的研究。
李瑩英從小在布店,小小個子站在櫃子上幫母親算帳,心算能力獲得母親的讚賞,因而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她認為數學有入世和出世的一面,就像一把瞭解世界的鑰匙,數學研究從現實啟發,也從虛無尋找,透過思考、推導、演算及驗證,得出解決問題的方程式。
李瑩英說,數學研究最大的特色是產生的疑惑永遠比解決的問題多,因此研究者的腦袋永遠在轉動。好處是可以不受時間場域的限制,很適合像她這樣需要兼顧家庭的女性,「你要爬喜馬拉雅山,要飛很久的飛機才能爬,但我們只要一張桌子、靜下心來,就能在腦中進行探險。」
除了研究貢獻,李瑩英也關注教育,過去台灣曾有一段獨尊「建構式數學」的期間,造成許多爭議。她認為:「不扭轉,會對整個世代的競爭力產生影響。」主動協助教育部修訂九年一貫數學課綱,並研擬新舊課綱間的補強與銜接計畫。另外她也參與推動大學增設「特殊選才」管道,讓有數學天賦,但其他科目表現不見得特別良好的學生,也有進入一流大學深造的機會。
女性追求科學研究,必須突破很多困難。李瑩英說,女性的能力絕對能夠勝任,比較常碰到的是「信心不夠」。其實數學不用上實驗室、不用出野外,反而很適合女性,關鍵還是要同時具備眼界、態度和能力。
今年新秀獎得主包括台大地質系副教授任昊佳,她透過珊瑚和海底沉積物的紀錄,瞭解自然和人為活動對海洋氮循環的影響。另一位得主是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副教授周苡嘉,專長是半導體奈米材料與特殊結構的整合。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