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建構高風險安全網 新北攜手醫療強化通報

圖片來源:中央社

新北市連續發生多起虐童案件,怵目驚心的案情讓人心痛不捨,也引起網民關心。市府今天表示,將攜手第一線基層醫療人員,架構綿密通報網路,讓受虐兒與高風險家庭及時受關注。

新北市府今天表示,國內兒虐事件層出不窮,許多個案送到醫院再通報時多半已傷重,甚至奄奄一息,令人遺憾。

為了在第一時間及早發掘個案,伸出援手,市府社會局針對新北市 1600 多家基層診所,架構通報網路,希望醫師多雞婆一點,發現可疑徵候及早拿起電話通報,一起守護婦幼,遠離兒虐。

新北市府家庭暴力與性侵害防治中心主任許芝綺表示,許多兒虐事件除鄰居通報,有些是受虐兒童到了大醫院,不是奄奄一息、回天乏術,就是遍體鱗傷、骨瘦如柴。

許芝綺接受訪問表示,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醫事人員和警察、社工、教育人員都是責任通報員,不過,因衛生福利部規定的通報表多達數頁 10 多項,造成基層診所醫師通報意願較低。

另外,她分析,也有許多基層醫師害怕虐待兒童的當事人,若獲悉是醫院通報會採取報復手段,因此,降低醫師通報意願。

但「傷勢會說話」,許多蛛絲馬跡就是藏在兒童的傷勢中,她認為,若第一時間就發現疑似兒虐或家暴的傷勢,及早通報,就能及時挽回遺憾事件。

尤其,可疑外傷、體重過輕、不合理或不明的疼痛,甚至精神心理異常等,都是重要的跡象。許芝綺表示,日前新北地檢署起訴的一件父母疏於照顧,疑似虐兒案件,就是透過醫院通報才拯救出女童。

這起兩年前的個案, 4 歲女童因內臟破裂送醫,醫師發現徐姓女童營養不良、身體比同年齡孩童瘦小,且胃部有因為外力造成的 8 公分大傷口,送醫因素不是疾病,疑遭人虐待、毆打造成傷害,醫師立即通報處理。

有鑑於「私刑正義」有蔓延趨勢,市府社會局今天也呼籲家暴案件或兒虐案交給專業人員處理。每一個人都要發揮雞婆精神,有時一通電話就能挽救一個小孩。

新北市府衛生局也推出「幼童疫苗催注關懷計畫」,針對 3 歲以下的幼童,若未按時程注射常規疫苗,公共衛生醫護人員將先後以電話、明信片或簡訊催注,若仍未連絡上,則與里長家訪並觀察幼童照護情形,發現異常立即轉介社政單位介入。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