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英歐分手倒數 脫歐之路變數多

圖片來源:pixabay / 作者:daniel_diaz_bardillo

英國預定 3 月 29 日脫離歐洲聯盟(EU),但脫歐協議還卡在國會,回顧近 2 個月脫歐之路瞬息多變,從延後表決、表決失利、提 B 計畫到不排除延後脫歐,脫歐前景充滿變數。

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 2017 年 3 月 29 日通知歐盟啟動脫歐程序, 2 年談判期限即將到期,回顧英歐談判歷經約 17 個月,終於在 2018 年 11 月達成脫歐協議草案,原以為一波三折的談判已夠辛苦,沒想到脫歐程序進入第二關英國國會後,更是陷入泥淖。

去年 12 月 11 日原是國會表決脫歐協議草案的大日子,但梅伊前一天緊急以若按原定時間表決這項協議將以懸殊票數遭否決,而將表決延後,此舉引發梅伊遭同黨同志不信任投票, 12 日她雖獲得 200 票支持,但也有高達 117 票反對力量。

挺過逼宮危機後,梅伊決定 1 月 15 日再度表決,結果遭國會以 432 票對 202 票否決,寫下英國內閣數十年來在國會最大挫敗紀錄,梅伊隨即面臨反對黨工黨黨魁柯賓(Jeremy Corbyn)提出的不信任案,結果以 306 票贊成、 325 票反對,不信任案遭否決,梅伊驚險過關。

她面臨 2 次不信任投票,雖然最後保住首相大位,但脫歐進度逐漸被國會主導,方向也從「軟脫」、「硬脫或裸脫(無協議脫歐)」,再新增「拖延脫歐」,但當下英國依舊沒有一個達成共識的替代方案。

眼看脫歐可能朝失序前進,梅伊 2 月 26 日提出 3 階段計畫,若國會未能在 3 月 12 日通過談判協議,則國會可在 3 月 13 日表決是否同意無協議狀況下脫歐,若國會不同意無協議脫歐, 14 日再表決是否延遲脫歐,這也是她首次對脫歐期限可能延後鬆口。

不過,對歐盟而言,英國轉向延後脫歐雖在意料之中,但因歐洲議會將於 5 月底改選,歐盟成員國希望英國在 7 月歐洲議會新會期開始前釐清一切,法國 2 月 26 日表態若最終延後脫歐,英國政府有責任解釋清楚。

脫歐倒數時鐘滴答作響,英國最後如何選擇仍充滿變數。

目前協議卡關原因是愛爾蘭邊境保障條款,條款用意是英國 3 月 29 日脫歐後與歐盟隨即進入過渡期,在 2020 年底過渡期結束前英歐達成貿易協定。

不過,若無法達成貿易協定,英國 2020 年後將繼續留在歐盟關稅同盟內,北愛爾蘭將遵守歐盟單一市場規定,以維持與愛爾蘭邊境的開放,但英國國會疑歐派反對,因為主張這項安排將使英國被困在歐盟體制中。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