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日本橫濱表演藝術大會上,台灣氣勢驚人,除了近 50 位台灣與會者,連著 3 天的主要期程中,台灣的各項活動以區塊形式串接,這背後有一關鍵人物,是台日混血的新田幸生。
不同於多數國際年會或展會以單純主題研討或節目買賣為目標,TPAM(Performing Arts Meeting in Yokohama)的舉行重點在於以各類可能形式促進亞洲文化藝術網絡的交流,與會者除了鄰近的亞洲國家,歐、美、澳的策展人與藝文中介組織代表近年也都積極參與。像是今年,就有超過 40 個不同國家的 800 名專業人士與會。
在 TPAM 中,擔任主要交流單元 Exchange 的策劃人新田幸生, 1984 年出生,是台日混血兒,過去在台灣是獨立策展人, 2015 年因國藝會的國際交流專案開始參與TPAM活動,又經過一年自費實習後, 2017 年正式加入TPAM,因此也成為台灣此次與會備受重視的一個關鍵。
新田幸生說,TPAM 是個開放的平台,總監丸岡廣美自 2011 年開始,將原本意味著「市場」(Market)的M轉型成 Meeting,「那除了是會議的意思,更是相遇與交會」。
在新田幸生負責的 Exchange 單元中,主要提供各種相遇與交會的機會。從同歡性質的茶會、酒會,到短講分享、主題座談、一對一的預約對談等,甚至是長時間開放的咖啡座空間與夜間酒吧等,都是為了提供與會者交流的可能。
台灣今年除了有國藝會的「ARTWAVE— 台灣國際藝術網絡平台」參與 TPAM,另有國表藝中心、北藝中心與獨立報名的藝術家與藝術行政工作者。其中,大家所設計的座談、茶會、工作坊、演出等活動,這次都被妥善接力排放在主要的 3 天活動行程裡,不僅沒有撞場,在數百場由各國規劃的活動中,更形成了一完整的區塊力量,讓人無法忽視「台灣」的存在。
新田幸生說,因為進了 TPAM,了解其運作精神,因此這 2 年都不斷提醒台灣的與會團隊,「不用過分拘泥於傳統形式,只要有想法、能提出規劃,TPAM 都樂於接納與回應」。加上他的居間安排與協調,從場館介紹、歡迎茶會、工作坊、演出、短講分享、焦點對談等,台灣表演藝術的樣貌因此受到極大化的展現。
由於 TPAM 著重的是資訊交換、人際間的交流,不論是創作者、獨立製作人或經紀人、場館等角色,都能在此找尋各種機會與交換情報,新田幸生認為,這正是台灣軟實力得以展現的地方,「這裡不是靠財力、國力決勝負的場合,是藝術活力與創意的展現平台」。
對於國藝會以「ARTWAVE— 台灣國際藝術網絡平台」參與這類國際交流年會,新田幸生說這對台灣中小型團隊與藝術家絕對是好事,「大家可搭上順風車,走出台灣、尋找更多作品產製的可能方式」,但他也提醒,品牌的建立是累進的,需要連年持續的參與。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