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記者作家羅南・史坦格曾出版奧斯維辛審判檢察官費里茲・鮑爾傳記(Fritz Bauer oder Auschwitz vor Gericht. Piper 2015),在德國引起極大的迴響,該書是描寫費里茲・鮑爾如何在戰後全國公務系統仍試圖掩蓋或遺忘過去納粹屠殺歷史時,以極大的勇氣對抗整個國家。
史坦格説,戰後紐倫堡大審確實懲罰了納粹首領,但許多參與執行屠殺的公務人員卻仍照常自由生活,掌管國家機器,這些人甚至對於戰後德國民主政治建立有所貢獻,很多人因此覺得不應該再把罪行帶上法庭,而是應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時多數德國人選擇遺忘過去發生的事。
但對受害者與家屬而言,他們在獨裁時期不受重視,到了民主時代,國家制定了一套司法系統,但這些被納粹屠殺的受害者卻仍無法伸張正義,史坦格認為,這是當時德國民主發展過程中沒有處理的污點。
幸好費里茲・鮑爾沒有遺忘,因為他的堅持,從 1950 年代末開始,納粹罪犯的行為再度被搬上法庭審判,整個德國社會終於願意正視這段傷痕歷史,也讓德國在關鍵時刻得以繼續往前邁進。
史坦格說,當時社會對立嚴重,許多人很痛恨費里茲・鮑爾,甚至威脅炸死他,還有人指費里茲・鮑爾是猶太裔,他的起訴背後動機根本是在「復仇」。史坦格對這樣的批評相當不以為然,他説,一個強匪搶銀行被抓了,難道要說是銀行在復仇嗎?史坦格認為這是非常邪惡指控,但隨著時間過去,他相信這樣的指控會逐漸消逝。史坦格:『(原音+翻譯)當然我得承認,整個過程可能不見得讓社會馬上可以比較輕鬆相處,但是這個有毒的、邪惡的指控、控訴,只有隨著時間會慢慢被處理。』
史坦格説,許多納粹罪犯常以「依法行事」為他們的做過的屠殺行為解釋,但當時審判過程中確立了一項原則,就是面對國家不正義、系統不正義,行為超過相當門檻時,加害者不可以「國家當時允許我這樣做」來當作藉口,史坦格認為,這樣審判原則的建立之所以重要,不只是為了歷史教科書存在,更對未來造成深遠影響。
史坦格指出,一直到現在,納粹罪犯的審判仍在進行中,他深信唯有誠實不隱瞞過去發生的事情,社會才會一直往正確的方向走。
(資料來源:中央廣播電台)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