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智障者家長協會成立回收站,讓智能障礙青年有穩定工作,但近年回收業不景氣,協會將據點轉型為文化創意園區,開設二手物商店、木工品 DIY,希望獲大眾更多接納。
台中市智障者家長協會 2000 年成立,提供智能障礙者日托課程服務,也提供工作機會,由志工帶受照顧成員到大樓收取資源回收物,再到據點分類變賣,作為受照顧成員課程經費來源,並發工作獎勵金,讓受照顧成員生活可自足,目前受照顧成員約 60 人。
協會總幹事蔡騰傑受訪表示,當初選定資源回收,希望可讓幫助協會的人付出是零負擔,也能看到受照顧的孩子努力工作、自力更生。當時他有朋友在管理顧問公司服務,轉介他們到大樓社區收取回收物,規模從原先 6 處社區擴充到 200 多處。
蔡騰傑說, 2 、 3 年後,協會開起二手物商店,畢竟很多回收物堪用,開店後孩子增加很多工作,收入增加,每天見到很多客人、增加新鮮話題,回家就不會躲在角落。
不過,去年 9 月起,協會資源回收業務從 9 輛回收車縮編到 1 輛,協會據點改造成「心窩會館」,大部分成員分派到二手商店、會館,開辦木工 DIY、手作文創商品以轉型。
「回收業務近兩年都在虧損」,蔡騰傑表示, 10 多年前寶特瓶回收是以數量計價,近年價格改從每公斤新台幣 10 多元,到至今只剩 5 元,大部分回收賣價都只剩一半,但薪水要照發,直到回收車老舊問題出現後,才決定縮編轉型。
「心窩會館」是協會志工大動員,保留資源回收區,新搭建木工工作坊、花園及自然植栽區,希望打造成文創園區,讓家庭、公司到訪半日遊,參加木工手作課程,或到二手物商店選購商品。
蔡騰傑說,木工品材料是來自科技廠廢棄木棧板,經事先處理後,搖身一變為木製商品,增加收益與工作機會,到訪的遊客也能體會工作辛苦,進一步認識智能障礙者,給予更多接納與工作機會。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