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不論是對是錯、是好是壞─就像生物一樣,一出生就有他自己的生命力,如果他不滅絕,就會一直繁衍與演化下去,會出現他自己的生命軌跡。
《自然》(Nature) 期刊上的單頁論文
1953 年 4 月 25 日《自然》(Nature) 期刊(與《科學》(Science) 期刊並列為全球最頂尖的兩家科學期刊)刊登出一篇篇幅只有 1 頁的文章,那是一篇華生(James Watson)與克拉克(Francis Crick)所寫的首次展示DNA雙螺旋結構的論文。那篇文章正式揭開了雙螺旋時代的序幕,那是一篇劃時代的文章,對生物醫學科技產生深遠的影響,不到十年的時間,1962 年華生與克拉克就因此得到諾貝爾醫學獎。如今人類基因圖譜的解碼工程已初步完成,生物科技的進步一日千里。回顧這段科學發展的輝煌歷程,我們就不會太驚訝他們為何能傳奇性的以一頁論文獲得諾貝爾獎的桂冠了。
依據台北長大,目前是哈佛大學歷史與東亞語文研究所博士候選人Kuang-chi Hung的講法,科學史學家Melinda Baldwin的研究顯示,華生與克拉克於 1953 年發表的DNA單頁論文,出版時並未經過同儕審查。其實,至二十世紀中葉以前,許多最具開創性的研究—如牛頓的《原理》、愛因斯坦於 1905 年出版的狹義相對論—出版時都未經過同儕審查。當然更沒有人會在意牛頓的書是哪一家出版社出版的,也不會有人在乎愛因斯坦的論文是刊登在哪一個知名的權威國際期刊上的。
但我們今天要講的不是克拉克與華生的雙螺旋的故事,或因病早逝而無緣和華生與克拉克同時得到諾貝爾醫學獎的DNA光環背後的奇女子羅莎琳法蘭克林(Rosalind Franklin)的故事。我們今天所要講的故事,也是關於發表於《自然》期刊中的一篇單頁論文所發展演化出的故事。
在 1993 年 10 月《自然》期刊刊出了一篇1頁的文章,這篇文章的標題叫〈音樂與空間推理的表現〉(Music and Spatial Task Performance)。
這應該是一篇經過同儕審查的論文,但卻產生一則有趣的科學觀念的教訓。這篇論文使得短暫聆聽莫札特音樂就可以變聰明的「莫札特效應」(The Mozart Effect)闖進了大眾的意識中,而且即使後續的研究不支持甚至否決了此論述,莫札特效應已經深深紮根於大眾的意識與商業營利行為中,揮也揮不去了。
克里斯.查布利斯(Christopher Chabris)和丹尼爾.西蒙斯(Daniel Simons)原著(楊玉齡翻譯)在《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教你擺脫六大錯覺的操縱》(The Invisible Gorilla: And Other Ways Our Intuitions Deceive Us)書中,對「莫札特效應」的相關文獻有相當清楚且引人入勝的故事性介紹。依據他們的說明,我在此簡單轉述這則有關科學概念的故事。最後,我再告訴你,為什麼一位經濟學者會想講這則故事給對經濟學有興趣的讀者聽。
值得一提的是,查布利斯和西蒙斯兩位作者正是當今非常知名的心理學實驗「一隻看不見的大猩猩」(The Invisible Gorilla)的執行者,那是我很喜歡在課堂上讓學生與在演講堂中讓聽眾現場實做的一項很有創意的簡單實驗,以後我希望有機會講「一隻看不見的大猩猩」的故事,並說明此項認知心理學上的知名實驗對經濟理論的含意。查布利斯和西蒙斯兩位作者也拿過「諾貝爾獎」,只是拿到的是所謂的「搞笑諾貝爾獎」或譯成「幽默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s),其目的是獎勵很有幽默感的「乍看好笑,隨後又引人深思」的科學研究,主辦單位為《科學幽默雜誌》或譯成《不可思議研究年報》(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2013 年,搞笑諾貝爾獎的獲獎者首次獲得了獎金—10 兆辛巴威幣(據說不到台幣 150 元)。
故事源起
現在回到引發「莫札特效應」的《自然》期刊1993年刊出的單頁論文上,這篇文章的作者是羅契爾(Frances Rauscher)、蕭歐(Gordon Shaw)和凱(Katherine Ky)。物理學家出身的蕭歐,研究興趣後來移轉到神經科學。他和學生發展一套關於腦部神經元如何協同運作的數學理論。當你手上有一隻槌子,任何映入眼簾中的東西都會變成釘子。古典音樂的熱愛者蕭歐意識到,他理論預測的神經元電流活動模式與古典音樂的數學結構之間有相似之處。他因此預測:單單聆聽音樂,就可以強化大腦功能,但必須是有正確數學結構的音樂。蕭歐相信,莫札特所作的曲子最能與我們天生的神經語言起共鳴,具有最大的效應。
蕭歐等人做了一個簡單實驗,找來 36 名大學生,分成三組:一組聆聽 10 分鐘的莫札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一組聆聽 10 分鐘的降低血壓放鬆法指南,一組是處於 10 分鐘的寂靜無聲狀態。隨後,大學生接受標準智商測驗組合裡的三項測驗:圖型分析、矩陣推理以及摺紙剪紙測驗。測驗後發現靜默組得分約為 110,聆聽放鬆法指南組約為 111 分,聆聽過莫札特奏鳴曲的那組則得了 119 分。
於是,聆聽莫札 10 分鐘特就能提高約 8 到 9 分的智商,就能讓學生變得更聰明。一名普通人(智力優於其他 50 %的人)在聆聽過莫札特奏鳴曲之後,智力的排名將大幅晉升為優於其他 70 %的人。以現代學生熟悉的術語來說,就是智商PR值 50 %的學生聽了幾分鐘莫札特音樂後PR值變成 70 %。這真是太神奇了!真是偉大的發現!難怪此篇單頁文章可以刊登在全球最頂尖的科學期刊之上。
神奇的莫札特效應
這項令人矚目的科學新發現立即獲得媒體的青睞。《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的標題這樣寫「莫札特讓你更聰明」。此論文面世不到一年,音樂公司就已經開始利用這股爆紅的知名度,推出標題為「莫札特讓你更聰明」(Mozart Makes You Smarter)和「用莫札特開發大腦」(Tune Your Brain with Mozart)等CD。好玩的是,這些CD大多沒有收錄那首實驗時撥放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但這不要緊,有些CD仍然大賣了數百萬張。
1998 年,喬治亞州米勒(Zell Miller)州長說服議會,用公款採購古典音樂錄音帶贈送給州內新生兒的父母。並在對議員的演說中播放貝多芬的「快樂頌」,然後問道:「各位難道不覺得變聰明了一點嗎?」2007 年美式足球球季開打前,紐約噴射機隊總教頭曼吉尼(Eric Mangini)於球隊練習時在球場播放古典音樂給球員聽-特別是莫札特的音樂。斯洛伐克有醫院讓剛出生幾小時的嬰孩,戴上耳機聽音樂,希望這些嬰兒的大腦發育能贏在起跑點上。一位名企業家還把「莫札特效應」(The Mozart Effect)一詞拿去做商標登記,用它去行銷一系列兒童和成人的CD與書。
莫札特效應的後續研究
發現莫札特效應的研究團隊的後續研究,和最初的實驗一樣也都發現,在聽了莫札特奏鳴曲之後,受測者智力測驗成績會立即大幅提升。這些後續研究也持續受到媒體的熱烈報導。
關於人類智商的問題是心理學家的傳統研究領域,這種神奇的「莫札特效應」非常吸引心理學家的注意。從來沒有研究顯示,只要聽聽音樂就可以對智能產生如此大的影響。一些心理學家開始著手檢驗這項發現。
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的史塔夫(Con Stough)研究小組,採用莫札特奏鳴曲以及靜默環境,但以藍調歌曲取代降低血壓放鬆法指南。聆聽後,30 名受測者馬上做「瑞文氏高級圖形推理測驗」。結果顯示莫札特小組的表現只比對照組高出大約 1 分智商,距離羅契爾等人所報告的 8 到 9 分智商,差距甚大。如此小的 1 分智商差異,顯現不能複製「莫札特效應」。
1997 年,阿帕拉契州立大學(Appalachian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史帝爾(Kenneth Steele)與兩名學生作了一場實驗。他們採用「數字廣度測驗」(digit span test),測量短期記憶能記住多長的數字串。結果聆聽莫札特對於數字廣度記憶並沒有影響。隔年又實驗一次,這一次採用摺紙測驗,但結果還是沒有複製出任何莫札特效應。 1999 年,美國心理學會的旗艦期刊《心理學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刊出了這些新結果,標題寫著〈莫札特效應之謎:無法複製〉(The Mystery of the Mozart Effect: Failure to Replicate),而且該學會還想發布一則標題為〈揭穿莫札特效應的真面目〉(Mozart Effect’ Debunked)的新聞稿。蕭歐因此威脅要控告美國心理學會,這個標題就被換成〈莫札特效應受到挑戰〉(Mozart Effect’ Challenged)。
其他後續研究,也同樣無法複製莫札特效應團隊的發現。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進一步參考查布利斯和西蒙斯書中的說明,或直接上網查閱相關資料。
媒體角色與事後迷思
對於「莫札特效應」的首次發現,報章雜誌立即大幅報導,超級重視,但是基本上卻不理會其他比較晚出場的結果。史塔夫、史帝爾以及其他人的研究沒有受到媒體太多的關注,最初發現莫札特效應的文章卻還繼續發揮影響力,左右社會大眾甚至是公共政策;其中羅契爾曾受美國國會某個委員會的邀請前往討論其發現。
當某項科學新發現被發表時,很難要求記者們先不要報導,起碼等到它被其他研究團隊重複驗證兩次以上後再報導,特別是涉及能輕易提高9分智商的大發現,要求記者們自制就更加困難了。
某項科學新發現的新聞報導,有點類似報章對待知名政治人士捲入正在調查中的貪污案的初期新聞處理方式,常以超大篇幅的方式變成頭條新聞。至於調查結果不支持該項貪污指控的新聞報導,只能以小小的篇幅出現在不顯眼的報紙角落(如果還有登的話)。並且,從此之後,還是會有不少人無視於新的證據,會以令人驚訝的堅持與固執,以此調查案為依據,替被調查者永遠扣上天生壞坯子的可惡的貪污者的高帽子,尤其是被調查者與他們的政治立場或意識形態正好對立時。人們有時候或往往所需要的只是能迎合自己偏見與利益的理由,人們所需要的不是客觀事實。
雖然,不利的實驗結論接續出現,但莫札特效應的故事還是繼續流傳持續上演,而且劇情變得更加神奇了。因為即使所有相關研究的實驗對象都是大學生或成年人,但這則傳奇卻演變成莫札特音樂對兒童、嬰孩乃至胎兒都有極大助益。一份中文報紙專欄寫道,「根據西方國家所做的研究,妊娠期聆聽『女人皆如此』或是『C小調彌撒曲』的嬰兒,很可能一出娘胎就比其他嬰兒聰明。」
陰魂不散的莫札特效應
社會心理學專家班格特(Adrian Bangerter)與希斯(Chip Heath)的調查研究發現,後來提及「聆聽莫札特對成年人具有正面效應」的新聞愈來愈少,但是誤以為「莫札特能令嬰孩變聰明」的報導卻變得更加普遍。在羅契爾和蕭歐第一篇報告問世後不過 1 年,這股潮流就已經開始了。事實上,從來沒有任何研究檢驗過莫札特效應對嬰兒的影響!
2009 年一項對全美 1,500 名成年人所做的問卷調查發現,有 40 %的人同意「聽莫札特音樂能增加你的智力」。事實就是,莫札特效應持續贏得許多人的青睞。沒當過父母的人,無法理解莫札特迷思在幼兒教養上的滲透程度有多深。查布利斯和西蒙斯就以自己的親身經驗指出,聰明又教育程度高的朋友送給他們新生兒的禮物中,常常包括一套莫札特的古典音樂-經常如此,不是特例。在莫札特效應的風潮下,小小愛因斯坦公司(The Baby Einstein)在 1997 年成立於一間地下室,資本最初只有 5,000 元,但 2001 年被迪士尼收購前,銷售額已高達 2,500 萬美元。它所銷售名稱為「小小莫札特」、「小小愛因斯坦」、「小小梵谷」等的DVD,這些產品暗示:觀看它們,你的孩子會變成天才。縱使美國小兒科學會建議,2 歲以下的幼兒不宜觀看任何電視或錄影帶。但設計給嬰孩看的影帶或DVD,已經是每年營業額 1 億美元的產業。
為什麼要講這則故事─概念的生命
無法重複「莫札特效應」的研究,漸漸地堆積如山,反觀成功複製的研究幾乎全來自做出原始發現的那個團隊,而非獨立的研究者。在科學上,凡是只有一家或少數幾家實驗室能做出某項結果,其他實驗室做不出來,科學家都會懷疑其結論的真實性。莫札特效應究竟是真的,或只是一個迷思?答案已經清楚浮現。
但是,為什麼「莫札特效應」的陰魂會這麼奇怪的趕也趕不走呢?我想傳達的觀念是─概念是有它自己的生命的。也就是:
一項觀念或理念一經提出,只要被一些人所接受與傳遞,即使後來被證明是錯的,還是會產生其影響力或出現其生命力,而且一直繁衍與演化下去,會出現它自己的生命軌跡。
因此,如果有一門自稱是科學的學科,這門學問最不缺的東西就是假設,並且其雄踞絕對主導地位的主流理論的核心假設常常是非常不切實際的假設。在這種困境之下,跟隨主流思維來做研究的學者,當然不能主張建立在不切實際的核心假設上的理論是虛假的理論,虛假的理論就是應該被丟棄的理論。但是如果把虛假的理論丟棄,那會是非常非常麻煩的事。(我以後再告訴你會有那些麻煩事。)所以,他們最常採取「假設切不切實際不重要,模型的解釋與預測能力才是重點」的奇異論述,來合理化自己的作為。人們有時候或往往所需要的只是能迎合自己偏見與利益的理由,人們所需要的不是客觀事實。並且,他們強調此不切實際的模型只是初步的參考模式(benchmark),以後我們會努力不斷地去修正它,以使它越來越切合現實。但後續研究主要採取的方式,不是去更改不切實際的核心假設,而是在維持相同的核心假設之下,換湯不換藥地添加不同的(與現實有關的)輔助假設來解釋真實現象。
「莫札特效應」的故事告訴我們,從今以後,當你再次聽到有一門學科不斷以這種「我們只是暫時不對而已」的伎倆來辯護自己不切實際的假設時,千萬要提高警覺,千萬要小心不要被騙了。因為:
觀念─不論是對是錯、是好是壞─就像生物一樣,一出生就有它自己的生命力,如果它不滅絕,就會一直繁衍與演化下去,會出現它自己的生命軌跡。如果你在年輕的時候被不小心或刻意灌輸了某種錯誤觀念後,它很可能就會在你的心田裡生根茁壯。即使你想拔除它可能怎麼拔除也拔不盡,何況你可能也很不願拔除它,因為它已經是你生命的尊嚴與生活的利益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事實上,你可能不僅只不願意拔除它,甚至反而是願意傾全力護衛它。你寧可將錯就錯一路錯到底,也不願意面對讓自己極端難堪的局面。常常,承認錯誤比繼續犯錯還困難。
(資料來源:中央廣播電台)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