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金主終止贊助 英國曼布克獎另求金援

圖片來源:pixabay

英語文壇最重要的文學獎「曼布克獎」(Man Booker Prize)最大金主英仕曼集團宣布將終止對曼布克獎的贊助,今年贊助的 160 萬英鎊(約新台幣 6440 萬元)將是最後一次。

英仕曼集團(Man Group) 27 日發布聲明表示,英仕曼集團和布克獎基金會(Booker Prize Foundation)將終止目前對曼布克獎的贊助協議。

曼布克獎原名布克獎(Booker Prize),從 1969 年開始頒發,雖然獎項名稱裡頭有書,但其實是以贊助商、食品公司布克集團(Booker Group)命名,當年獎金 5000 英鎊。

2002 年,避險基金英仕曼集團成為贊助商,獎項名稱由 Booker Prize 變成 Man Booker Prize。現在的獎金也較設立時上漲不少,去年得主、北愛爾蘭小說家安娜.伯恩斯(Anna Burns)獲得 5 萬英鎊。

台灣作家吳明益去年曾入圍頒發給翻譯小說的「曼布克國際獎」(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是第一個入圍此獎項的台灣作家,但隨後發生國籍遭改事件。主辦單位網頁擅自將Taiwan改為Taiwan, China;經過吳明益及各界抗議後,主辦單位把國籍更正為台灣。

英仕曼集團在聲明中表示,從 2002 年以來,集團共計贊助 2500 萬英鎊支援文學獎項及基金會的慈善事務。

集團執行長艾里斯(Luke Ellis)表示,過去將近 20 年來,很榮幸贊助曼布克獎,但經過仔細評估,英仕曼集團決定將資源集中於豐富集團多樣性,以及投入英仕曼慈善信託基金(Man Charitable Trust)的慈善教育活動。

布克獎基金會表示正在尋找新贊助者,「有信心找到 2020 年的贊助。在此同時,兩個獎項(曼布克獎與曼布克國際獎)今年將照常頒發」。

曼布克獎自從改變入圍規定後廣受批評。曼布克獎入圍者原本限定來自英國、愛爾蘭以及大英國協國家,但在 2014 年開放讓其他國家的作家也可以入圍,自此之後的 5 年,獎項兩度被美國作家抱走。

兩次獲曼布克獎的作家彼得凱里(Peter Carey)批評入圍規定的改變,表示這導致獎項失去特別的「文化味道」。

英國小說家福克斯(Sebastian Faulks)去年則大罵英仕曼集團是「敵人」,表示「這些人根本不應該贊助文學獎,他們就是文學獎應當要批評的那種人」,「要是從他們手上拿到錢,我不會高興」。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雖然英仕曼集團長年贊助曼布克獎,但氣氛並非一直十分友好。BBC 編輯岡佩茨(Will Gompertz)表示,雙方關係緊張已經有好一陣子,英仕曼集團感覺沒有得到應有的評價。

岡佩茨表示,曼布克獎雖然有很高知名度,但對於贊助商而言,正面評價最重要,贊助商最討厭負面宣傳,但曼布克獎自從改變入圍規定後,引來太多爭議。此外,冠名權也非常重要,雖然英仕曼集團把名字加在獎項最前方,但獎項的官方名字仍是最初的贊助商布克集團。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