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洲暨加勒比海經濟委員會最新報告指出,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是全球貧富差距最大的地方,而拉丁美洲的極端貧窮人口在 2017 年達 9 年新高,占總人口的 10.2%。
聯合國拉丁美洲暨加勒比海經濟委員會(ECLAC)執行長巴塞納(Alicia Barcena)在智利首都聖地牙哥發表年度報告「拉丁美洲的社會概況」中說,「情況自 2015 年開始倒退,特別是在赤貧方面」。
報告指出,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仍是全球貧富差距最大的地方,包括許多產業在內的貧困程度都很高。
根據報告,拉美地區的極端貧窮人口比例從 2016 年的 9.9% 上升到 2017 年的 10.2%,相當於增至 6200 萬人;同樣以收入衡量的貧窮指數則維持在 30.2% 的人口,相當於 1.84 億人。
根據 ECLAC 預測,2018 年貧窮人口比例應降至 29.6%,相當於1.82億人,而極端貧窮指數應保持在 10.2%。同期間,區域生產毛額的預期成長率為1.2%,2019年1.7%。
以 ECLAC 的定義,赤貧指的是那些人均收入低於基本食物籃成本的家庭的人。也就是說,即使把所有的收入都用來購買食物,也不能滿足需要,仍然經常挨餓。
每個國家的貧窮線和赤貧情況各不相同。比如烏拉圭的貧窮指數最低,只有 2.7% 的人口生活在這種條件下。
ECLAC 指出,烏拉圭的貧窮指數低是資源較少的家庭接受社會援助的結果,而採用同一模式的哥斯大黎加和巴拿馬的貧窮指數分別為 15.1% 和 16.7%。
智利的貧窮指數 10.7%,是拉美地區第2低,主要受到資源較少的家庭的工作收入增加影響,證實了將加強工作所得與提供公共資源轉移和加強社會保護制度結合起來,向生活貧困人口提供更多資源的重要性。
報告指出,正在擺脫經濟衰退的巴西貧窮率達 19.9%。
報告指出,委內瑞拉是拉美地區經濟表現最差的國家,2018 年國內生產毛額下降了 15%,國家深陷嚴重政治經濟危機,缺乏食物、藥品、水電和瓦斯,人民被惡性通貨膨脹壓得喘不過氣來。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