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不僅能辨識人臉,還能辨識「蚊臉」。國家衛生研究院耗時一年半研發出智慧型捕蚊機,可在捕到蚊子後 0.07 秒內辨識是否為登革熱病媒蚊,有助預測登革熱高風險地區。
國衛院今天舉辦記者會,會中分享最新的蚊媒傳染性疾病防治研究成果。
參與研究的國衛院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助研究員廖倫德受訪時表示,近年登革熱、茲卡病毒成防疫重大考驗,傳染媒介以埃及斑蚊、白線斑蚊等斑蚊屬的病媒蚊為主,但過去捕蚊器材大多以滅蚊為主要目標,不僅無法辨認是哪一種蚊子,抓到的蚊子也是死的,無法檢測蚊子體內是否帶有病毒。
國衛院研究團隊耗時一年半,結合感測光電影像科技和人工智慧技術,透過辨認不同蚊子的飛行、降落模式,研發出具「蚊臉」辨識技術的「智慧型多膜態捕蚊機」。
廖倫德說,只要蚊子一飛進儀器入口,儀器會在 0.07 秒內拍攝 1 萬 800 張照片,辨識是無害的家蚊還是有害的斑蚊,再放置於不同的區域,辨識準確度達 9 成以上,每台成本僅新台幣 2000 元至 4000 元。
他表示,過去捕捉蚊子大多以黏蚊板為主,捕到的蚊子大多已經死亡,也可能黏到蟑螂或其他昆蟲,但最新研發出的捕蚊機不僅只吸引蚊子、省去辨識的功夫,捉到的蚊子更是活的,可以透過檢驗蚊子體內的血液,得知這隻蚊子叮過哪些物種、是否含病毒等。
此外,捕捉到的蚊種經過辨識後,也會第一時間將辨識結果回傳系統,配合地理資訊系統套疊,可望提前預測登革熱高風險地區,有助前線防疫部隊提早啟動防疫措施、降低疾病蔓延風險。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