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紀是一個探索新知和拓展領域的時代,東、西方的接觸與碰撞,促成彼此更進一步理解與交流。故宮北部院區即日起推出的「亞洲探險記」特展,就透過故宮與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及日本海杜美術館、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共同合作,藉由器物、書畫、文史資料,重返 17 世紀,感受當時東、西之間的傳奇交流故事。
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 19 日推出年度「亞洲探險記-十七世紀東西交流傳奇」特展,展覽以 1655 年荷蘭使節團東行,成功覲見大清順治皇帝的旅程為視角,匯集來自故宮與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與日本重要美術館收藏,重新看待 400 年前的東、西文化、文物如何相遇、碰撞與融合。
展覽分「行旅足跡」、「異國奇珍」、「東方風情」、「寰宇交會」四大單元,包括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館藏多件包含中國與日本等東方元素的瓷器,以及從沈船打撈中的文物都可說明東西文化交流傳奇故事;還有一件充滿濃濃中國風與黑人紋飾的壁磚,也令人印象深刻。
另一件荷蘭十七世紀中葉的油畫作品「巴達維亞(現今雅加達)的市集」,更是荷蘭國家博物館首次來台亮點選件,畫面描繪印尼巴達維亞市集熱鬧的景象,以及各式各樣的熱帶水果,呈現荷蘭畫家對東印度公司亞洲貿易據點的奇幻想像。
同樣的,17 世紀西方文化也隨著海上貿易興起,進入中國,故宮此次也特別選了代表性作品,展現皇室對異國文化的期待與想像,像是日本漆器等;「皇清職貢圖」則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二度派遣使節團向清廷進貢的圖像記錄;「明人畫出警圖」則描繪明萬曆皇帝往北京北部天壽山春季謁陵,展出帝王與隨行的盛大段落,呈現在東西文化交流盛行時刻,清代皇室仍舊維持一慣生活樣貌。
故宮器物處處長余佩瑾指出,本次展覽不只是故宮與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首次合作,也是故宮回應全球化議題所策劃的一次重要展覽,別具意義。余佩瑾:『(原音)我們可以看到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收藏的靜物畫,還有畫中的瓷器、玻璃器,同樣的,大家就會想說,國立故宮博物院是以皇室收藏著稱,在這樣的收藏裡面,有沒有可以回應這樣一個外貿風格的作品,其實也有的,所以我說這次展覽的重要性,就是要證明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收藏或是它的研究、策展,都可以回應現在最流行的全球化議題。』
故宮表示,「亞洲探險記-十七世紀東西交流傳奇」特展展出約180組件文物,重建十七世紀世界觀,以及東西交匯影響下的藝術與文化,邀請民眾細細品味這一段別樹一幟的時代風貌。
(資料來源:中央廣播電台)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