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台灣數位學習始祖陳德懷 曾創亞卓市領先全球

圖片來源:中央社

全球第一個數位學習平台「亞卓市」創始人陳德懷,長期擔任國內數位學習計畫幕後功臣,他除了是台灣推動明日閱讀的推手,近期更要從「雲端回到人端」,落實實驗教育對人文栽培的關懷。

乘車駛近桃園楊梅國中一側門口,映入眼簾的是十幾個低年級學童正在大樹下嬉戲。部分學童們看到客人來訪,紛紛主動上前很有禮貌地打招呼。看顧這群學生的,除了主任和老師外,還有一位長者,孩子們都稱他為「陳爺爺」。

網路學習日漸興盛的今日,已很少有人知道,全世界第一套網路學習系統平台,是台灣在西元 2000 年創建的「亞卓市」。時任中研院長李遠哲和前教育部長曾志朗前後擔任「亞卓市」榮譽市長。

在「亞卓市」裡,每個亞卓鎮代表一個學校,學校裡的班級叫「亞卓村」,「亞卓村」內裡每名師生都可建立個人網站並與他人互動。那時有個流行的說法,「2000 年一個叫阿忠的學生參加亞卓市的開課比賽,他教其他學生 Visual Open 程式語言,但大家都不知道他們的線上老師只有 13 歲」。

到了 2003 年,「亞卓市」在台灣已是逾 150 萬名學生、1700 多所學校參與的雲端社群,在那之前,美國的臉書都還沒被創造出來。台灣的「亞卓市」更曾被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政府列入數位教育白皮書中,作為推動數位學習的參考案例。

創造出這個「亞卓市」的人就是上述「陳爺爺」,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講座教授陳德懷。這次前往的專訪地點正是陳德懷創設的「趣創者國際實驗教育」(Interest-Driven Creator,後簡稱 IDC)的種子培育基地。

「我在台灣,他們說我是香港人。我到香港,他們會稱我是台灣人」,在香港出生長大陳德懷,於美國完成電腦科學博士學位後,來台任教至今已30年。

陳德懷以他 30 年數位學習研究的基礎,力求將他長期推動的「身教式持續安靜閱讀」(MSSR)具體落實在IDC的學校教育中,這也是目前全國唯一首創以非營利並全閱讀方式辦學的身教式實驗教育。

MSSR 在陳德懷結合民間與中央的大力推廣,透過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計畫、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計畫與台灣 16 所大學合作,並推廣到各縣市中小學,更擴及香港、新加坡和澳門等地共 25 所中小學生根。

陳德懷過去在數位學習上的卓越成就,如今卻以人文取向創設 IDC,難免引人好奇。然而,IDC 是否再成為揚名國際的「亞卓市第二」,讓世界看見台灣也因應未來的學校,值得各界觀察。

陳德懷告訴中央社記者,他的研究分成 3 階段,30 年前,他在念博士班主要研究電腦科學數位教室,「對我而言,那是實體世界的學習環境,第一段的研究叫做地端」;到了 2000 年建構的「亞卓市」,提出虛擬家教、虛擬學習同伴系統,屬於網路世界的學習社會,這是第二階段的研究,是雲端;現在要做的是第三階段「人端,明日學校」,而現今的 IDC 只是開端。

陳德懷解釋,一般師長都希望小孩用功,卻沒有考慮他們的興趣、內在動力,而不自覺將成人意志加諸孩子,這樣的方式可能都在破壞孩子學習興趣。

IDC 的核心價值以人文目標培養學生正直、承諾、負責任、熱情、創新的品格能力。陳德懷認為,面臨全球競爭日漸嚴峻的未來世界,舊的教學模式不可能會成功,「靠一個人的能力是沒用的,一定需要眾人的合作、良善的溝通,才可能把事情做好」。

如今陳德懷更結合過去研究人工智慧實踐在 IDC 教育,以科技為中心來思考學習應用,他說,除了 MSSR,過去那些大數據的研究也都會在 IDC 實踐應用,「這與過去追求科技人工智慧有些不同,但方向一致」。

「培養下一代的同理心非常重要」,陳德懷說,了解越多 21 世紀應具備的能力,就可知道在網路的世界中,好、壞的東西傳播很快,「一個人的品格,先學做人,才學做學問、做事情」,回到教育世界裡,先學會做人,才會做事,是很基本的道理。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