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經濟部:太陽光電板無毒 業者說明製造清洗過程

圖片來源:中央社

經濟部針對全國性公投案中出現「太陽能板有毒」論述,今天召開記者會澄清,請業者從浸水、製造、清洗等各方面說明太陽光電板並無毒害,避免產業內外銷因此受到損害。

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表示,公民投票案第 16 案中,提案人提及「太陽光電板有毒,設置恐影響環境」,此言論未經證實,不僅可能影響國內推動太陽光電設置,對以外銷為主的太陽光電產業出口也可能造成損害。

中華民國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郭軒甫指出,太陽能浮筒是由高密度聚乙烯吹塑而成,使用溫度可達攝氏 100 度,在室溫下不會釋出任何有機溶劑,這種材料也被義大利用於全球最大的浮動碼頭,美國加州也以聚乙烯製成遮光球,覆蓋在水庫上、避免水分蒸發。

太陽光電模組部分,郭軒甫表示,全球 200 多個國家已安裝約 480GW 太陽光電板,但未曾聽說因此引發中毒事件;太陽光電產業協會公共事務委員會主委陳坤宏指出,台灣是全球太陽能電池第 2 大生產國,主要市場包括歐洲、日本、美國、中國大陸,業者也在德國、美國、日本等地設廠,生產過程及成品均符合當地環保安全的高標準,在台灣同樣依法行事。

針對清洗用洗劑的疑慮,郭軒甫表示,太陽能板多採傾斜設計,可利用降雨時沖刷清除太陽能板上的灰塵與鳥屎等髒污,久未降雨時可能才需要用使用高壓水柱清洗,但也不須使用化學藥劑,加上許多設置場所與農、漁業養殖空間共構,業主也會要求不能使用化學藥劑。

至於太陽光電除役問題,李君禮表示,能源局目前正與環保署討論規劃相關制度,包括可能從明年起從太陽光電躉購費率提存基金用作除役費用;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長賴瑩瑩今天在立法院表示,相關回收管理機制將在今年底前訂定,預估明年開始提存經費。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