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行政院:有完整計畫妥適解決各項空污來源

圖片來源:中央社

多個環保團體今天舉行反空污大遊行,行政院回應指出,已積極透過修法、推出行動方案與預算投入等多項具體作為,改善空污問題;行政院有完整的計畫,妥適解決各項空污來源。

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透過新聞稿指出,行政院已積極透過修法、推出行動方案與預算投入等多項具體作為,改善空污問題。「空氣污染防制法」也已修正通過,將擴大污染源納管範圍並加速燃料及有害物質管制,中央各部會、地方政府都將積極推動防制空污作為與節能減碳行動。

Kolas 指出,行政院通過「空氣污染防制行動方案」,明確訂定 2019 年空污紅害日減半目標,針對細懸浮微粒等污染源的管控,也提出各項具體管制措施。包括加強對餐飲業油煙、道路、營建工程及河川揚塵的管理,以及推動 2030 年公務車及公車電動化、2035 及 2040 年分別將全面禁售燃油機車及汽車的目標。

Kolas 說,影響台灣空污占比大體上約有 34% 來自境外,66% 為境內來源。如以 100%計算境內來源,「工業源」占 27% 至 31%,「移動源」占 30% 至 37%,「其他污染源」占 32% 至 43%,而工業源中的「電力業」,在整體境內污染源占比約在 4.5% 至 9.9% 間。

她說,中央地方攜手透過多元防制措施努力,紅害日數已由 2015 年 997 次、2016 年 874 次,逐年下降至 2017 年的 483 次。以台中市為例,今年 1 至 9 月 PM2.5 平均值每立方米 19 微克,較去年同期 20.5 微克進步;紫爆日數累計 12 天,也較去年同期少 6 天,雙雙創下近 8 年新低紀錄。

Kolas 指出,在 2025 非核家園願景下完成能源結構調整後,台灣整體溫室氣體與空污排放量將逐年下降。預估至 2025 年台灣的碳排放量,將較2017 年減少 3300 萬公噸,較 2005 年基準年減量 10%;其中,台電公司所有火力發電廠空污排放總量,也將由 2017 年約 10 萬公噸,降低至 2025 年約 6.5 萬公噸,火力電廠的空污減量改善度達 35%,台灣的空氣品質將會越來越好。

Kolas 表示,通過環評後的觀塘天然氣第三接收站所採替代方案,已有三項調整:第一、改變原來第三接收站在觀塘設置位置;第二、採取迴避藻礁措施;第三、縮小規模,由原本 232 公頃大幅縮減至 23 公頃,目的無非是盡最大可能將對環境衝擊降到最低。

她說,深澳電廠的停止興建以及中火燃煤機組的退場,都將有助降低空氣污染。

另外,Kolas 表示,政府除推動太陽能、風力與其他再生能源發電,對電力輸配設施的改善,電網調配彈性的提升,以及鼓勵民眾參與創能等配套措施也都同步推動。行政院有完整的計畫,妥適解決各項空污來源,也會持續結合中央部會與地方政府能量,持續改善空氣品質,籲請全體國人朝此目標,共同努力。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