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胃腸黏膜下腫瘤內視鏡切除 縮短住院時間

圖片來源:Pixabay / 作者:sasint

王姓女子健檢發現胃部有顆 1 公分的黏膜下腫瘤,接受成大醫院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切除腫瘤,術後第 3 天出院;醫師解釋,內視鏡手術有保留器官、縮短住院時間及術後可進食優勢。

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康瑞文今天指出,40 歲的王女接受內視鏡切除腫瘤,手術過程順利,無穿孔等併發症,術後進食也無不適,術後第3天就出院。

康瑞文表示,一般熟知的胃癌及大腸癌,是由腸胃道最內的黏膜層長出來的病灶,往外的黏膜肌層、黏膜下層及肌肉層長出來的腫瘤,統稱為黏膜下腫瘤。黏膜下腫瘤上面覆蓋有正常黏膜層組織,當腫瘤體積大到將覆蓋在上面的黏膜層頂起來時,才會在鏡檢時發現。

發現黏膜下腫瘤時,須安排內視鏡超音波確定腫瘤大小、特徵及從腸胃道的哪一分層出來的,以推測是脂肪瘤、囊腫或異位性胰臟等良性腫瘤,或腸胃道基質瘤、神經內分泌瘤或神經鞘瘤等惡性腫瘤。報告顯示,鏡檢發現的黏膜下腫瘤通常小於 2 公分,多無症狀。

康瑞文說,但當腫瘤逐漸長大,就可能產生腹痛、腸胃道出血或阻塞等症狀;黏膜下腫瘤若小於 2 公分,將優先考慮用內視鏡切除,並根據腫瘤的位置、大小,選擇內視鏡黏膜切除術、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或內視鏡黏膜下隧道腫瘤切除術。

相較於外科手術,內視鏡有保留器官、縮短住院時間及術後就可進食的優勢,成大醫院也已完成多例黏膜下腫瘤患者接受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的治療。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