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台北歌手開發文學影視化潛力 賴和作品11月開拍

圖片來源:中央社

文學戲劇「台北歌手」金鐘奪 5 獎成大贏家,開啟文學影視化發展潛力,目前已有製作公司展開文學改編計畫,包括作家賴和的文學作品 11 月開拍,吳明益、楊逵作品也在開發籌備中。

客家電視台的「台北歌手」在第 53 屆電視金鐘獎入圍 11 項、共抱回 5 獎,包括戲劇節目女主角獎、女配角獎、編劇獎、燈光獎及節目創新獎,成為今年大贏家。日前「台北歌手」導演樓一安與內容物數位電影製作有限公司的製作人陳南宏,在台北接受中央社專訪。

「台北歌手」將日治時期文壇受矚作家呂赫若的精彩生平改編,串聯呂赫若小說交錯呈現,劇中結合舞台劇表演方式,以少見的「劇中劇」挑戰不一樣的鏡頭語言,是台灣電視劇史上的一大嘗試。

樓一安表示,原先製作公司的構想是單純做呂赫若文學改編,但他想把呂赫若的日記內容也加入劇中,變成「一半篇幅是他真實人生,另一半篇幅是讓他跳進自己的小說世界裡」,這也成為最一開始的概念。

由於要串聯呂赫若小說,樓一安坦言在挑選作品上一度苦惱,因為在他眼中,呂赫若有些拿到獎或有名的幾篇小說,較不適合改編成影像作品,「也許這些作品在文字上有傑出表現,但要變成影像又是另一回事」。

樓一安指出,小說影像化之後多少會和原著有些差異,甚至為了讓演員能很適切地安排在劇中,也會針對角色做些修改,「所以有些人物的塑造是一致的,但在原著小說則是不同樣子」。

此次劇本為樓一安和男主角莫子儀攜手編寫,更獲頒金鐘編劇獎肯定;談及和莫子儀合作,樓一安說,起初莫子儀就是他心中飾演呂赫若的不二人選,而莫子儀十足就是「認真魔人」,甚至把呂赫若所有作品都看完,兩人合作過程是樓一安每寫完一集,就丟給莫子儀修改、磨合。

在樓一安看來,讓男主角參與編劇也能讓他更進入角色,「主要希望他可以一起把呂赫若和他所要分飾的幾個角色,共同創造出來」。

對於「台北歌手」挑戰「劇中劇」的表現手法,樓一安透露,是開拍前 2 個多月才決定改成舞台劇,起初曾想採用實景拍攝,但考量陳設、轉景時間和預算,才意識到實拍可行性不高,因此決定用舞台劇來表現。

樓一安後來認為「那是最正確的決定」。由於台灣要找到那個時代的場景難度太高,就算拍了後製也要大修改,包括大樓、路燈、水溝蓋都要一一修掉,因此舞台劇是唯一解套方式,不然就要改劇本。

陳南宏則在旁補充說明,在預算和拍攝天數的限制下,劇組移動等環節都要考量,因此轉換方式拍攝,否則會拍不完,而對於如此少見的嘗試,他認為:「因為不知道最後的樣子,就只好拍下去,沒人試過也就沒有壓力。」

陳南宏更進一步透露,當時礙於預算有限,無法實際租借到劇場進行拍攝,因此場地是借用基隆市港務局的倉庫,而搭景、拆台都要花時間,所以倉庫裡甚至有好幾個棚景輪流使用,才有辦法調配拍攝時間。

談及拍文學改編戲劇和商業性的微妙關係,陳南宏直言:「沒有商業性的作品,反而自由度比較大。」他並建議政府在非常時期要有些政策,就他來看,拍片雖然花錢,卻是形塑人類美學價值觀最速成又直接的方式之一,「一部賽德克巴萊,就知道霧社事件」。

樓一安則認為,電影作品只看票房反而受限很多,但電視台不會只看收視率,無論是文學改編或是時代劇,公視或客台不會有太多商業考量的限制,也因為這樣才有機會做出更不一樣的作品。

談及未來文學改編工程,陳南宏透露,將改編賴和的 5 短篇文學作品,包含「豐作」、「浪漫外紀」、「一根秤仔」、「前進」、「蛇先生」,預計 11 月中開拍,主角已選定,會拍成 12 集長度的影視作品。

此外,吳明益的長篇小說「睡眠的航線」、短篇小說「虎爺」也都在洽談中,楊逵的文學作品則已取得改編同意權,但尚未確定改編作品,可以期待未來更多影視團隊演繹台灣文學故事。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