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科普漫畫比賽 發揮創意把科學變簡單

圖片來源:中央社

台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辦理全國科普漫畫大賽,邀請學生、社會人士發揮創意,把艱澀的科學原理用漫畫變得簡單易懂,今天公布比賽結果,得獎作品將展出 2 週。

「科普漫畫」結合了科學與藝術,以漫畫人物的對話、劇情設計來傳達科學知識,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為了讓更多民眾參與這個多元化的漫畫創意舞台,在科技部與文化部指導下,由台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辦理「2018 全國科普漫畫大賽頒獎典禮暨科普漫畫大展」。

比賽依年齡分為「小學」、「中學」、「大專與社會人士」等組,各組作品形式分為「四格漫畫」與「劇情漫畫」,漫畫主題涵蓋生物、物理、化學、太空、尖端科技等相關科學議題,從百餘件參賽作品中,評選出各組金獎 1 名、銀獎 1 名、銅獎 2 名與佳作 3 名,4 組計有 28 件得獎作品。

獲得國小組四格漫畫金獎的是,桃園南崁國小學生蕭翰娜的作品「水黽的飄浮秘密」,透過水黽跟其他昆蟲的對話,說明水黽能在水面上活動的原理,除了身體很輕外,主要原因是水黽的腹部有著短短密密的細毛,這些毛像塗過油似的不易被水浸濕,加上水黽細長四足能向兩側外伸,增大身體與水面接觸面積,減少了單腳接觸水面時所承受的重量,讓水黽可以在水面上自在地滑行。

中學組四格漫畫金獎得主,是就讀台中新社高中的黃柏婷,作品「牛皮癬.人工細胞.精確醫學」,透過細菌們的對話,說明牛皮癬並非真菌感染,而是免疫系統反應造成,樹突細胞發出細胞激素,會使白血球釋放促發炎的激素,形成牛皮癬,一般的治療會用抑制免疫反應的藥,但會造成免疫力下降的副作用,新發現的人工細胞也能抑制免疫反應,不過其可以達到量入為出跟專一性,大大減少副作用的發生。

科技部表示,獎項公布後,也會舉行科普漫畫大展,把得獎的作品在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B1 藝廊,展期從今天起至 28 日,為期 2 週,讓民眾欣賞趣味又實用的科普漫畫。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