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紡綜所開發高間距充氣織物 救難新救星

圖片來源:中央社

紡織綜合所耗時 3 年開發出全球首座運用單開口自動化噴氣織機,織出間距達 50 公分的 3D 立體結構織物,突破現行短小間距限制,可應用於救難便橋、救難屋、千斤頂等,成為救難新救星。

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表示,這項技術是與捷克合作的梭織機台共同開發,由上下兩面梭織物加上間格紗線一體織造,再搭配纖維與塗布貼合製程,開發具強韌耐衝擊的立體平板充氣織物,並可隨產品應用不同需求,於製程中調整高度,製織成從 10 到 50 公分不同高度空間的織物,突破目前市場上雙開口梭織機台僅能製織 5 到 20 公分高的間距限制。

紡綜所舉例,這項技術產品最大特徵在於充氣後,可讓大面積結構物形成平坦等高或斜角不等高結構面,在國外除一般海上休閒用品外,更擴及至救難防護紡織品,產品包括充氣汽艇、臨時船塢、緩衝防護紡織品、緊急救護塢、氣墊床與其他充氣式防護材等,可以依客戶需求客製化不同領域應用的織物產品。

紡綜所舉例,台灣今年暑假常傳瞬間暴雨,造成北中南各地嚴重淹水,甚至破壞橋梁與道路結構,3D 立體高間距織物便能發揮效用,織造成千斤頂,能將飛機、貨櫃等升高,也可輕易升高家中車子及家具等避免被淹。

此外,若橋樑被大水沖毀時,此織物還可快速成為臨時便橋,讓人車通過,甚至還能織造為避難屋,使紡織品更貼近人們的生活,成為救難用的便利新用具。

紡綜所強調,這項 3 體充氣織物符合輕量化材料發展趨勢,同時節能、環保、隔音、緩衝、隔熱與易收放等,可大幅自由運用,對建築業、交通運輸、緊急救護、工業防護和運動休閒等產業極具潛力 。

這項技術將於 16 日起開展的 2018 年台北紡織展(TITAS)中展出。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