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人民幣兌美元不保7會怎樣?學者看法分歧

圖片來源:pixabay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貶,官方公布的中間價在 9 日貶破 6.9 元,再次引發「匯率保 7」的話題。學者分析,人民幣不會急貶只會緩貶,所謂「保 7」關乎預期心理,而非實質上的理論。

過去 10 多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每到危急關頭,總會在 7(1 美元兌 7 元人民幣)附近停留,儼然成為人民幣的防線。

不過,一名不願具名的中國匯率學者直言,理論上不存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臨界值」為 7,也沒有相關合理的計算。

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教授陳波告訴中央社記者,人民幣貶值主要反映的是民眾及投資人對中國未來經濟和中美經貿關係的憂慮。

他表示,以當前經濟局勢看來,人民幣不會快速貶值但貶值趨勢不變,如果中美經貿關係沒有重大變化,他認為「突破 7 也不是令人吃驚的事」,因為 7 並不是一條嚴格的紅線,但匯率在 7上下確實會出現攻防。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劉世錦 8 日在陸媒經濟日報發文強調,重要的不是具體「點位」,關鍵是匯率機制要正確,「只要機制正確,不怕『點位』不回來。」

不過,優脈財富匯首席投資顧問、台大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楊文斌認為,1 美元兌 7 元人民幣是一個心理關卡,匯率還不到 7 時,人民幣會緩貶;如果破 7,貶值預期心理就會「擋不住」,人民、企業、國內外投資者的貶值預期心理會很強烈,對外幣的需求也會很大,進而造成資本外流。

他說,「信心比黃金重要」,保住 7 能夠不讓局面失控。

不論是否「保 7」,學者們都同意,致力於國際化的人民幣會盡力維持穩定,在當前局勢下緩慢貶值。此外,因為中國體量大,人民幣的貶值會讓其他國家貨幣也被迫貶值,形成貨幣競貶,對中國的聲譽和形象造成衝擊,在這樣的壓力下,人民幣也不大可能急貶。

不具名的匯率學者指出,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 11 月初登場,人民幣大幅貶值對進博會沒有任何好處。

據了解,中國政府非常重視進博會,將它視為表現中國開放的平台,並已定出總採購額度,準備大肆購買進口商品。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