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新增天然氣發電機組 台電:考慮3要件

除役前深澳電廠。 圖片來源:中央社

天然氣第三接收站通過環評,確定可在桃園觀塘興建,屆時可減少南氣、中氣北送問題,經濟部在盤點後將擬定新的天然氣供電計畫,台電表示,考量關鍵為有腹地可蓋、氣送得到及電送得出去等 3 要件。

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三接)8 日在環保署環評大會闖關成功。行政院長賴清德今天說,經濟部要盤點天然氣發電的電力發展是否足夠,擬定新的天然氣供電計畫,如果新供電計畫有辦法滿足電力穩定供應,再來討論深澳電廠後續的興建與否。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 8 日表示,新的天然氣供電計畫大潭及林口等北部既有電廠都在考量選項中。

台電主管今天對記者表示,新增燃氣發電機組要找新的場址不太容易,因此只能找現有電廠擴充,但要考慮是否有腹地可以蓋天然氣儲槽、輸電線路容量夠不夠或可否擴充及運送天然氣的問題要克服,也就是要評估「有地方蓋、天然氣要送得到、發得電要能送出來」等三關鍵;深澳電廠轉為燃氣機組,難度很高。

中油副總經理方振仁表示,以迴避替代修正方案、通過環評的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第一期預定興建 2 座、16 萬公秉地上型液化天然氣儲槽及氣化措施,初期營運時程將由 2022 年延至 2023 年一月,全量供氣時程則延後到 2025 年。透過北、中、南分區供氣管網相互備援,降低供氣成本及風險。

不過,大潭電廠 8 號、9 號機兩部機組完工發電時程,各預定在 2022 年 7 月、2024 年 7 月完工發電,方振仁指出,中油會盡全力在 2022 年完成初期供給。

另外,他說,第二期 2 座儲槽將移到外海填區,但還要再送環評,如順利通過,屆時 4 座供氣總營運還是 300 萬噸,差別是在週轉天數。

台電指出,三接興建期程已經延宕,因此台電要跟中油討論如何調度天然氣,也要補足深澳電廠兩部機組可能停建造成的 120 萬瓩電力缺口。

依台電今年 1 月修正的長期電源開發的規劃,新增燃氣機組包括通霄新 1 號機、2 號機、3 號機,大潭 7 號、8、9 號機等,預計於 2017 至 2026 年間陸續加入運轉行列;規劃中預計 2023 至 2028 年完成興達新 1、2、3 號機,台中,協和新 1 號機,通霄新 4、5 號機等燃氣機組興建計畫。

依中油公司統計,目前新竹以北天然氣需求約占 40.2%,透過永安和台中接收站以海、陸管供應,由於兩個接收站的營運調度及管輸能力已趨飽和,設備利用率達 103%,遠高於日、韓及中國,三接完成後設備利用率可降至 87%。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