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2020 年中國「全面脫貧」目標迫近,中國官媒近來加強宣傳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相關政績,也不斷公布脫貧縣市。不過,有專家表示,中國扶貧最大挑戰是如何在 3、5 年內不返貧。
2015 年時,習近平在「減貧與發展論壇」上表示,5 年內要讓中國貧窮線下 7000 多萬人口全部脫貧。今年 9 月下旬發布的中美經貿摩擦白皮書提及,截至 2017 年底,中國還有 3046 萬農村貧困人口。中國的脫貧計畫顯然正嚴格按著進度走。
人民日報 5 日頭版大篇幅報導「總書記帶領我們『精準脫貧』」;專門宣傳或解讀習近平言論與動態的微信公眾號「學習小組」則在 9 月和 10 月,兩度介紹習近平 1996 年擔任中共福建省委副書記時推動的「閩寧協作」,也就是福建和寧夏的對口扶貧任務。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永寧縣的閩寧鎮是 1997 年透過福建支援打造出來的村鎮,也是一個移民村鎮,主要由寧夏貧瘠缺水的西海固地區居民搬遷而來,目前人口有 6.6 萬人。
在習近平執政後,「易地搬遷扶貧」的模式更受到推崇與推廣,企圖透過離開艱困的自然環境以及引入企業扶貧,讓這些貧困居民重新培養生存技能。
55 歲的張彩霞一家移居到閩寧鎮已經 6 年,靠著經營一家小型肉鋪和先生外出打工,現在的經濟狀況比過去「看天吃飯」的時候改善。不過,她 9 月下旬受訪時透露,老家一帶還是有很多人不願意過來,因為怕會吃苦或不習慣。
此外,企業扶貧雖然可以引入企業經營的效率,但在脫貧壓力下仍不乏官方大力資助,閩寧鎮當地的肉牛託管模式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寧夏壹泰牧業公司辦公室主任賀斌成說,當地 1542 戶的貧困戶都參與肉牛託管,每戶有兩頭牛,每頭牛所需資金人民幣 8000 元(約新台幣 3 萬 6000元),由農戶集資 2000 元,政府出資 2000 元,剩下 4000 元由企業負擔。
這些貧困戶其實並未參與經營,但每頭牛每年都保證可以分紅 2000 元,即使牛隻病故,風險也全由企業承擔,政府則給予企業政策上的優惠。至於牧場真正為當地人民創造的就業機會,僅約正式僱工 20 人,季節性工人 40 人。
在習近平的光環下,閩寧鎮成為扶貧的樣板。不過,一名熟悉農村問題的基層官員表示,扶貧最大的挑戰其實是如何在 3、5 年內不「返貧」。當政績壓力不再,甚至官方補貼減少時,貧困村民是否仍能自力更生,是一大考驗。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