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 20 歲的孩子還懵懂不知前途,但柯予晴那年卻送走了爸爸,喪禮全程有感葬儀社老闆的細心,加上朋友邀約喪禮打工,不但激勵她重返校園進修生命禮儀,仿佛神安排勇闖禮體師之路。
今年 29 歲,是殯葬服務業龍頭龍巖禮體師的柯予晴告訴中央社記者,回想這 9 年來在生命禮儀事業服務,爸爸的喪禮是敲門磚,傳統葬儀社老闆的言行如同形象,朋友巧合邀約在喪禮打工像是助力,一股神安排將她推向「禮體師」這項社會不可獲缺,又兼具做功德的超特殊行業。
成熟懂事的 20 歲孩子真不多見,但環境很殘酷,爸爸過世重擊柯家,硬生生逼迫高中畢業擔任牙科助理的 20 歲柯予晴瞬間長大。柯予晴回想,爸爸的喪禮過程在葬儀社老闆非常細心周到安排下順利完成,讓她對生命事業有了好印象。
送走了爸爸之後,有一天在家中看電視,剛好節目介紹當時相當罕見的女性禮體師,從事著非常特殊的工作,柯予晴愈看愈入迷,甚至開始思考是不是她也可以從事這類工作;剛巧,柯予晴的朋友在生命事業服務,每當適合殯葬的好日子時超級忙錄,人手不夠,於是探詢柯予晴打工意願,而柯予晴也一口答應,自此開始接觸生命事業。
柯予晴說,第一次打工時,除了簡單的招呼來賓、端茶倒水等工作外,還要幫忙扶棺上車,她記得當時是一對母女因冬天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喪禮,她當時表面故作鎮定,其實心裡非常害怕,晚上回家睡不著覺,加上鑽進窗縫的風嘯聲,只好鼓起勇氣開亮所有的燈和電視,在忐忑不安下度過打工後的第一夜。
問到柯予晴 20 歲時打工的地方非常多,何必要去生命事業打工?她卻說,在喪禮打工,除了時間較短好調配外,其實看到非常多不同型態的家庭,也聽聞了很多往生者的一生作為,聽到感人處她還會偷偷躲到一旁掉眼淚,而且學會更要珍惜當下和深愛她的家人,讓她的心志成長更快。
頻繁接觸生命事業後,柯予晴甚至重返校園就讀仁德藥專生命關懷事業科,隨後再插大進了玄奘大學生命禮儀系,學習更多生命事業的專業知識;在學校唸書的同時,也正式進入另一家生命事業公司工作。
柯予晴說,學校所教的生命事業課程中鮮少觸碰到禮體技術,企業也並沒有特別教導大體縫補,前輩也不願意傳授,她只好利用每一次機會仔細觀察前輩禮體師的技巧,偷偷做筆記,回家後再上網看國外案例,同時利用豬皮或碎布來練習,遇到前輩願意留幾針讓她操作縫補時,她都非常小心的做,不敢糟蹋難得佳機。
後來轉進龍巖之後才有機會接受系統性的教育訓練,跟著前輩們一起見習較困難、較支離破碎的縫補下針、打結、收線,務必盡可能做到近似往生者生前最安詳的相貌。
柯予晴年紀輕輕從事生命事業長達 9 年,她覺得似乎老天早就安排好她要在生命事業體系服務群眾。她認為,禮體師不但是非常特殊,而且是社會上極被需要的專業人員,除了簡單的往生者化妝、穿衣之外,遇到支離破碎、面目難認時,才是考驗她技巧和耐心,往生者能否走得安詳,家屬難過的心是否得以撫慰,全操在她手上的一針一線之間,她不在乎颱風天或大半夜出勤,只在乎這分專業與功德。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