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巨型面具舞蹈與華麗傳統服飾踩街,今天是印尼國慶日,印尼移工哼唱祖國國歌、人手印尼國旗,來到台灣博物館廣場展演印尼歌舞慶典,讓台灣民眾體驗異國文化之美。
今天 8 月 17 日是印尼國慶日,台灣博物館主辦、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與印尼空中大學協辦的第三屆「印尼國慶文化藝術節」文化藝術節,由 15 世紀傳統舞蹈「虎面孔雀羽冠舞」揭開序幕,舞者僅靠雙顎咬合撐起長 2 公尺、重達 30 多公斤的大型面具。
移工們輪番帶來詩歌、武術、傳統舞蹈與走秀等表演, 節目表演者多為看護或在工廠上班,連續參加三屆藝術節的爾安娜(Ernawa)、英德亞(Indri)今天帶來的是西爪哇的傳統舞蹈。
她們告訴中央社記者,平常利用有限的休假時間排練舞蹈,觀看網路影片自學,為的就是慶祝一年一次的國慶。
今天現場吸引近千名移工參加藝術節,上午一路從台北車站遊行至台灣博物館,博物館廣場前設置印尼特色攤位,憑票券讓民眾製作印尼飾品及國旗等活動。
這次特色活動包含印尼人在國慶日必玩的遊戲「吃魚餅比賽」,參賽者需收起雙手、伸長脖子吃完懸吊半空的魚餅。
吃魚餅遊戲源起於印尼物資匱乏的殖民時代,建國先賢們只能以魚餅果腹,至今印尼人仍在國慶日以遊戲延續傳統,以紀念先人抵抗殖民者的精神。
除了吃魚餅比賽,下午活動壓軸為傳統服裝走秀,吸引 25 名移工報名,參賽者將身著印尼各地特色傳統禮服,搭配華麗的妝髮及飾品,上台一字排開一爭高下。
台灣有近 70 萬名東南亞移工,15 萬名新住民在台工作、生活,台灣博物館教育推廣組曾鈺涵說,友善平權從了解文化開始,透過教育活動能讓更多台灣人了解在台的異國文化,並促成文化和諧發展。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