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北部登革熱疫情擴大 環保署建議落實「巡倒清刷」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報導)全國登革熱病例目前已累計 13 例,雙北地區佔其中 11 例,疫情也有擴大跡象。今日(10 日),環保署邀請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台大昆蟲系榮譽教授徐爾烈、高雄大學白秀華教授、台南市與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等代表與會,分享滅蚊、滅孑孓的實務經驗,討論北部的防疫策略與執行方式。

環保署召開「107年登革熱戶外孳生源清除工作交流會議」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環保署署長李應元表示,登革熱病例目前在亞洲地區的分布狀況,泰國有 3.7 萬例、馬來西亞 3.6 萬例、越南 1.9 萬例、新加坡 1.5 千例。相較之下,台灣僅有 13 例,不算是太嚴重,但環保署必須先做最壞的打算,避免疫情擴散,病例成等比級數增加。

李應元也提到,北部過去缺乏防疫經驗,目前已經補齊相關策略,包含病例診斷快速、醫師加強疑似病例通報,在了解患者的活動範圍後,採取「區塊防治方法」。動員里民,將街坊巷弄分成數個區域,「巡查」附近的水溝、輪胎、人孔蓋、花盆底、樹木與屋頂,並「倒掉」積水,「清除」與「刷洗」容器。

他強調,登革熱不會因為天氣涼爽,就自然消失,必須透過化學藥品防治、專家研究病毒類型、建立快篩機制與清理孳生源,才能完全根治。戰勝登革熱的最佳手段,是每個人都願意落實「巡、倒、清、刷」,大家不要等到疫情嚴重,才開始著急,要趁事情還在可以控制的範圍內,趕快來解決。

環保署署長李應元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正確防治登革熱」背版圖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據近 10 年來的資料顯示,每年 8 月的病例數,到年底約成長 5 到 10 倍。若今年 8 月能維持在 20 個病例內,到年底就不會超過 2 百例,但如果疫情持續爆發,沒能獲得有效控制,假設 8 月增加到 1 千例,年底就會變為 1 萬例。

台大昆蟲系榮譽教授徐爾烈說明,台灣本土登革熱有不同的血清型病毒,分為 I、Ⅱ、Ⅲ、Ⅳ 四種型別,民眾若感染不同型別、免疫力較差或沒能及時就醫治療,就會發生重症,甚至導致死亡。2015 年,台南爆發嚴重的登革熱疫情,累計 4 萬多件病例,其中有 2 百人死亡,牽涉上百個家庭。

台大昆蟲系榮譽教授徐爾烈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徐爾烈指出,南部的傳播病媒蚊有白線斑蚊與埃及斑蚊兩種,其中埃及斑蚊喜歡棲息於室內,容易讓全家感染,是 2015 年疫情惡化的原因之一。北部只有白線斑蚊,白線斑蚊屬於戶外種類,偶爾才會遷移到室內,民眾可以檢查不太用的沖水馬桶與住家植物盛水盆,每隔三天就倒掉積水與清洗容器一次。

針對蚊蟲叮咬的自我防護工作,徐爾烈認為,目前市售的四種防蚊液成份,效果都不錯。他也建議北部民眾,在戶外活動時間長,可以選用濃度 30-40% 的產品,若時間較短,使用濃度 10% 即可。若因為流汗、洗手或用毛巾擦拭皮膚,感覺又有蚊子接近自己,可以補充噴抹防蚊液。

登革熱傳播病媒蚊-白線斑蚊
圖片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