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創意得來速 設置無人商店賣火龍果

圖片來源:中央社

台中東關農園主人何全進與邱玉晴夫婦在教職退休後栽種火龍果,今年價格下跌,除捐出部分收成,並設無人商店,目前沒人只拿商品不付錢,讓他們相信「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邱玉晴說,原本預估無人商店每天只能回收 7 成收益,沒想到目前還沒人只拿商品不付錢;雖然每天承擔著可能有一天有人不付錢的心理壓力,但到目前為止發現附近與經過的人都很善良,「台灣真的最美的風景是人」。每天上午開零錢箱確認營收時,最大收穫不是金錢,而是心裡的正面感受。

何全進曾在中興大學任教,退休後與台中市立台中第一高級中等學校美術教師退休的妻子邱玉晴 4 年前經友人介紹與指導,到台中市和平區台 8 線道路旁一處農地,以無毒農法種植火龍果,並申請有機栽培技術輔導。農園位於海拔 600 多公尺、日夜溫差大,種出的火龍果碩大甜美,透過網路銷售,頗受網友好評。

何全進說,小時候家裡務農,退休後想重回兒時生活,剛好有個機緣,得知火龍果種植第一年就可收成、較少病蟲害,加上植栽矮可防颱,便決定栽種火龍果,當初種植時價格也不錯。

夫妻倆決定採無毒農法,何全進說,以前也當過農夫,都知道水果要漂亮須用大量農藥,但種火龍果時一開始都是親朋好友購買捧場,不能讓大家吃有毒的東西,希望用無毒、友善大地方式栽種。

不過,今年火龍果盛產,市場上量大、價格走跌,今年 7 月農園第一期採收 1300 台斤,原預期每台斤可賣新台幣 80 元,到果菜市場卻只有不到 30 元,採收需人工、運費,販賣後的收入不符成本,夫妻倆決定將火龍果送到育幼院、社會福利單位做公益,還靈機一動在農園門口設置「自助得來速」無人商店,擺放一袋袋火龍果,讓經過的民眾自行選購,每天賣出 7 到 8 袋。

「真的很痛心」,邱玉晴表示,火龍果到了市場就是要大又漂亮,但無毒與慣性農法的水果一起拚,價格就會非常低,與其花更多成本送到市場去賣,不如捐給社福團體。雖然付出的成本無法回收,但看到受贈單位的歡欣,再辛苦也值得。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