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台師赴中求職 高流動率反映預期落差大

圖片來源:中央社

台灣教師赴中成為焦點之時,他們在中國的高流動率則是「西進潮」中的另一面向。一名在福建教書的台師分析,醫療品質、科研壓力、師資水準參差不齊,這三點最令台師傷腦筋。

福建省教育廳在 2017 年 10 月下旬公布,至 2020 年前,將引進 1000 名台灣優秀教師到福建省大學任全職教師。消息爆出後,在台灣引起討論,中方這項對台政策沒流於口號,部分在福建的台師都感覺從台灣來的老師變多了。

一名在福建某大學任職的台師向中央社表示,因地利之便與文化相近,福建是台師的主要分布地之一,福建省教育廳 2017 年發布招攬人才公告後,台師微信群上的新面孔增加不少,赴中工作的討論也更顯熱絡。

然而這名教師表示,儘管赴中的台師看似年年增多,但台師在中國的高流動率也很值得關切,以他任職學校的台師為例,光今年就有 1/4 出現人事異動,當中不乏有人是在台灣找到工作後而決定「回流」。

他指出,台師高流動率的現象並非僅限於單所學校中,而是台師在中任職的常態。

上海市台灣同胞聯誼會、上海海外聯誼會滬台交流委員會 2017 年起開始舉辦台師招聘活動,以首屆招聘為例,當時有 50 名台籍博士到上海面試,最後只有 5、6 個人到中國教書,其中一個今年也想換工作。

分析台師高流動率的原因,前述受訪台師認為,有一個大背景是,相較北上廣等大城市與 985、211 大學人才濟濟,會大力招攬台師的學校多位於二、三線城市或排名較不靠前的學校,這些地方生活條件、師資都有改進空間。

他表示,他的台師同事離開,背後考量包括孩子就學、醫療問題,再來就是同儕間的水準參差不齊,與預期的教書環境不一樣,最後就是台師往往被委以科研重任,很多人自嘲「學術長工」,久了便喘不過氣。

這名台師說,許多人看台師赴中的議題時,只注意到薪水,但中國的學術環境,尤其是會特意開缺給台師的大學,許多都希望台師能幫忙衝「學術 KPI」,若無法達成目標,很容易被指指點點,心理負擔很沉重。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