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與學生溝通不足 僅2校通過學費調漲

圖片來源:Pixabay / 作者:nikolayhg

107 學年度共有 16 所大學申請調漲學雜費,但經審議後僅有中興大學、文藻外語大學通過,其餘 14 校被駁回,與學生溝通不足是主因。

現行學費調整制度是由教育部訂出調整基準,各校提出申請後,由教育部邀集學者專家、家長、學生、教育團體代表等組成的審議小組,考量財務狀況、助學機制、辦學成效,以及是否有完整的資訊公開程序、研議公開程序等,對各校逐一審查。

教育部今天召開審議小組會議,16 所大學申請調漲,最終只有 2 校通過,且漲幅都遭砍到 2%,不符學校預期。

教育部高教司長李彥儀表示,14 校被駁回,審議小組委員普遍認為,各校應與學生多一點溝通,例如說明會不能只邀請學生幹部,而應廣邀學生參與。另外,審議過程中的會議紀錄應更完整,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應逐一回答並放在網路上,供所有學生、家長參考。

另外,教育部駁回各校調漲學費的理由還包括支用計畫不完備、助學計畫不明確、資訊公開內容過於簡略等。

李彥儀也提到,107 學年度訂出的基本調幅,原本是引用「每人每月總薪資」計算,調幅上限是 3.75%,但經學雜費審議小組確認後,認為應該跟過去一樣引用「每人每月實質總薪資」計算,調幅上限下修為 3.44%。今年度通過的兩校,調幅都為 2%,並未超過上限。

實踐大學是 14 所遭駁回的學校之一,校長陳振貴表示,今年通過的中興、文藻,都是好幾年沒調整,實踐 3 年前曾調漲過,因此對於這次的審議結果早有心理準備。不過,他也說,近年各校辦學經費不斷上漲,私校要在如此低學費的狀況下,繼續維持辦學品質,會越來越困難。

反教育商品化聯盟成員謝毅弘受訪表示,中興、文藻兩校在校內說明過程中,都仍有一些瑕疵,聯盟的訴求是「一所都不能漲」,後續考慮提出訴願。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