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徐志摩的嫡孫徐善曾,11 日在上海的新書發表會中述說一路追尋祖父蹤跡、探尋祖父為人的心得。他認為,徐志摩主張男女平等,可說是一名女性主義者。
徐善曾 1946 年生,6 歲時移民美國,擁有耶魯大學應用物理學博士學位,曾是科技公司的主管。他從小就好奇祖父是什麼樣的人,退休後致力於研究徐志摩的生平,近 10 年內走訪 8 個國家,與眾多學者及徐志摩生前的好友或其後人詳談,並完成「志在摩登:我的祖父徐志摩」一書。
這本書是由英文版 Chasing the Modern 翻譯而來,並加上多幅徐家的照片。
徐善曾 11 日在上海的一家書店內以英文宣傳自己的新書,書籍譯者楊世祥擔任口譯。
徐善曾在書中說,「對祖父的性格及其人生的選擇,我也曾感到悲喜交加,他的某些選擇傷害了至親之人,的確令人失望。」但是經過幾十年的尋訪,徐志摩在他們姐弟心中已不再是個符號,而是有血有肉的人。他最感欣慰的,是徐志摩仍然活在詩歌愛好者的心中。
徐善增移民美國前由祖母張幼儀帶大,他說,雖然祖父母離婚了,而且是中國第一起西式離婚案例,但徐志摩在張幼儀心中仍占有重要地位,正是徐志摩對於現代性的追求,也激發張幼儀自強自立,甚至徐家一家老小都仰賴張幼儀扶養。
徐志摩在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的碩士班畢業論文是「論中國婦女的地位」,他認為中國女性在社會扮演重要角色,而不僅是被壓迫的對象。
「我相信徐志摩對張幼儀沒有深切的愛情,但他仍然對張幼儀後來的成就欽佩。」徐善曾說,從徐志摩崇敬和愛戀的女性都很有才華來看,他希望的另一半絕不是花瓶,而是與自己能平等的獨立的人,徐志摩骨子裡可說是名女性主義者。
這本書還探討了徐志摩在劍橋大學所受到的滋養,他在科學、新的政治主張和文化藝術方面都獲得啟發,並希望把新東西帶回中國。
徐志摩 1931 年死於空難,年僅 35 歲。徐善曾說,經過多年尋訪,他認識到徐志摩人生的旅程並不是冒險,而是用自己短暫的一生去探索究竟什麼才是現代精神。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