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關稅報復你來我往 中美貿易爭端秀肌肉

圖片來源:Pixabay

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爭端雖然升溫,但以牙還牙的反擊措施僅侷限於特定商品,雙方間你來我往的關稅報復還不到貿易戰的程度。

法新社報導,中國昨天宣布對 128 項美國貨品課徵關稅,回敬美國總統川普對輸美鋼、鋁分別課 25% 和 10% 關稅措施。華府主要鎖定被控鋼鐵傾銷全球的中國,但也對美國盟友課徵關稅,促使川普豁免墨西哥和加拿大等幾國。

川普一再指控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傷害美國企業,造成美國貿易赤字攀升,但中國只占輸美鋼鐵不到 3%。

北京的報復措施則鎖定美國豬、廢鋁、堅果、水果和酒,但最敏感的大豆或波音飛機等,暫逃過一劫。

皮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資深研究員狄波利(Monica de Bolle)指出,中國昨天的回應只是「做做樣子」。

狄波利告訴法新社:「他們沒拿高粱怎樣,也沒對大豆開刀。」她說,中國的反擊和川普的動作一樣。

況且,白宮 3 月 23 日宣布計畫針對中國侵犯智慧財產權行為,對中國銷往美國 600 億美元的貨品課徵關稅後,中國迄今尚未回應。

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貿易專家奧登(Edward Alden)告訴法新社,即便如此,「他們釋出十分明確的信號,即中國將快速和及時回應美國的任何貿易行動」。

奧登表示,此舉是川普上月宣布鋼鋁關稅以來,首次有國家對美國展開報復。

歐洲聯盟(EU)雖已宣布鎖定課徵懲罰性關稅的貨品清單,但暫時按兵不動。南韓則在川普威脅祭出鋼鋁關稅下,在韓美自由貿易協定磋商作出很大的讓步。

美國是全球最大市場,川普認為其他國家為保住市場將會讓步。奧登說,南韓是願意的。

狄波利則說:「南韓目前雖願意協商,但中國的最後反應卻是未卜。中國不是南韓。」

北京握有選擇權。中國可以選擇從巴西或阿根廷進口豬肉,同樣的也可以從其他供應國取得大豆,即便中國目前大量仰賴美國生產者。諷刺的是,全球最大豬肉生產國、美國的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Smithfield Food)2013 年已被中國企業買下。

狄波利說,中國可能認為他們比美國更有能耐折磨對方。

隨著金屬價格上揚,川普面對的壓力增加。但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認為,金屬價格攀升不會對多數企業和消費者造成痛苦。

費奧瑞(Timothy Fiore)負責供應管理協會(ISM)美國製造業月度調查,他表示,川普的新關稅政策推升使用鋼鋁製造商的供應成本。

川普宣布課徵關稅計畫的 24 小時內,供應商就開始調高價格。價格現在已大漲 19%,來到一噸 860 美元。

他在簡報 ISM 的 3 月調查數據時告訴記者,這兩大經濟體若繼續對抗,製造業成長將會減緩。

不過,狄波利指出,華府和北京的磋商會持續。她說:「我們肯定是瀕臨貿易戰的邊緣,但這不代表一定會爆發貿易戰。」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