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網購再戰 24 小時到貨 商店街:沒這麼好做

圖片來源:中央社

網購市場去年大打運費補貼,今年蝦皮購物加入 24 小時到貨服務,看似另闢新戰場。商店街總經理蘇芸今天表示,24 小時到貨的商品數需要一定規模,「沒有這麼好做」。

蘇芸今天受訪說,國內網購市場去年打得「轟轟烈烈」,商店街個人賣場透過舉辦活動及補貼運費,從去年下半年起打開知名度,單月商品成交金額(GMV)達新台幣 40 億元以上、超商取貨付款件次超過 1000萬次,她認為商店街去年做得非常好。

蘇芸觀察,今年 3 月 7 日商店街個人賣場宣布超商取貨運費門檻從 0 元提高到 99 元,仍低於競爭對手的補貼門檻,因此訂單量與商品成交金額都持續成長,今年個人賣場單月及全年商品成交金額可望年增兩位數百分比。

針對蝦皮購物日前宣布推出 24 小時到貨服務,蘇芸認為,對手在台灣有一半區域無法送到,更引發網友熱議很多地區被歸類為偏鄉,她認為 24 小時到貨服務「沒有這麼好做」。

蘇芸說,蝦皮去年曾推出限定地區 2 小時到貨服務,適用商品只有 5 件,宣傳意味較重;商店街後來也在六都試辦 100 分鐘到貨服務,適用 10 件商品。

她強調,24 小時到貨的商品數需要一定規模,還有很大空間可以努力,否則消費者可能買不到想要的商品。商店街在今年農曆年前推出 24 小時到貨服務,在 PChome 網路家庭集團的資源支持下,過年期間營運情況還不錯,今年會持續增加 24 小時到貨服務的商品數。

商店街去年推銷費用暴增到 11.7 億元,導致全年淨損逾 11 億元,每股虧損高達 43.25 元,外界關注今年能否縮小虧損或轉盈。蘇芸表示,商店街過去曾連續多年獲利,對商店街而言,「賺錢沒有困難也沒有障礙」,只是這個交易平台規模已擴大,需要一點時間進行轉換。

蘇芸指出,大股東網家和露天都蠻支持商店街打這場仗,把去年虧損視為投資,展望今年營收應該會慢慢增加、費用逐步降低,今年會繼續擴大市占率,做一些賺錢的布局,但是真正有成果或轉虧為盈的時間點可能落在明年。

此外,商店街個人賣場今天推出私訊傳圖功能,買賣雙方使用私訊即時聊天功能時,賣家可利用新增加的傳圖功能,將商品圖片或商品細部照片即時傳給買家參考,可縮短私訊溝通過程及加快購買下單的意願與速度。

蘇芸透露,為拓展營收來源,商店街預計今年第 2 季推出個人賣場廣告系統,同時將優化搜尋功能,讓用戶更容易在商店街平台上 2 億件商品中找到想要的商品;今年下半年有機會推出直播功能,並考慮布局數據分析服務。(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