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兩岸協議監督條例 柯建銘:重新檢討急迫性

圖片來源:中央社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今天針對前立法院長王金平籲速審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表示,事過境遷,現在中國提出對台 31 項措施又要修憲,兩岸情勢險峻,監督條例的急迫性應重新檢討,審慎看待。

2014 年 3 月 18 日,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等民間團體在立法院外舉辦晚會,晚間 9 時突破立法院康園側門警力,衝入立法院占據議場,直到 4 月 10 日傍晚撤出立法院,歷時 24 天;學運期間,時任立法院長王金平 4 月 6 日前往議場探視學生,並發表聲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完成立法前,不召集服貿相關黨團協商會議。

王金平今天上午受邀出席「洪鈞培文教基金會公益系列講座」,專題演講「立法效能,全民效法」時說,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有六個版本,自 2017 年 3 月 23 日在委員會審議後,至今未出委員會,希望不要再拖延。

六版本包括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尤美女等擬具「兩岸協定締結條例草案」、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擬具「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協議處理條例草案」、中國國民黨籍立委江啟臣等擬具「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協議簽署監督條例草案」、親民黨團擬具「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民進黨團擬具「兩岸訂定協議監督條例草案」,及國民黨籍立委黃昭順等擬具「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訂定協議處理及監督條例草案」。

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下午告訴中央社記者,能夠理解王金平的感受及想法,但現在事過境遷,在朝野各黨對於監督條例有不同的政治盤算扭曲的情況下,讓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在推動上有實質的困難。

柯建銘說,現在中國提出對台 31 項措施,又要修憲的時刻,兩岸情勢險峻,監督條例的急迫性應該要重新檢討,審慎看待。

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李彥秀告訴中央社記者,當初服貿審議時,先立法再審查是在野黨堅持的要求。時至今日,服貿簽訂的可能性幾乎消失,中國也提出單方面惠台措施。王金平應是以國家長期發展,兩岸未來互動應建立制度為考量,才提出這樣的呼籲。

她說,國民黨不排斥這樣的規劃,但應該以中華民國憲法架構為前提,否則只是徒增困擾,對兩岸互動也沒有實質助益。

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總召徐永明告訴中央社記者,目前中國提出對台 31 項措施,美國總統川普也簽署台灣旅行法,代表美、中對台都有積極的想法,台灣不能當鴕鳥,應有主動作為,趕快審議監督條例,這也是當時民進黨在野時的承諾,民進黨政府應積極面對。

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李鴻鈞告訴中央社記者,當初要修兩岸監督條例是背景環境,是兩岸還有暢通的溝通管道,現在兩岸狀態陷入僵局、溝通停擺,現在修法只是修給自己看。兩岸應儘速建立溝通管道,開始對話,再來修兩岸相關的法令才有意義。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