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 護棲地帶動淨灘 荒野保護協會獲堉璘台灣奉獻獎 芋傳媒 2020-12-31 12:39 荒野保護協會關注 74 個棲地,復育逾 150 公頃土地,紀錄到 40 種保育物種,更發動1.4萬人次淨灘,清出 317 噸垃圾,獲第四屆堉璘台灣奉獻獎。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今天表示,為鼓勵人人都可無私奉獻的精神,基金會基於「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理念,成立堉璘台灣奉獻獎,今年共 117 件個人和團體報名,最後由荒野保護協會脫穎而出,成為第四屆堉璘台灣奉獻獎得主,可獲頒新台幣 3000 萬元獎金。
綜合 環團台東縣議會陳情 要求拆美麗灣公開仲裁書 芋傳媒 2020-10-28 22:21 環保團體今天前往台東縣議會陳情,要求公開美麗灣渡假村仲裁書並拆除美麗灣主體建築。台東縣議會秘書長吳慶榮接下陳情書,表示會將環團心聲轉達給議員和台東縣政府知道。包括台灣環保聯盟台東分會、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狼煙行動聯盟,以及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反反反行動聯盟等5個台東在地民間團體代表,今天上午前往台東縣議會陳情。
綜合 環團要求拆除美麗灣建物 當地民眾有支持也有反對 芋傳媒 2020-10-24 20:23 台東美麗灣渡假村仲裁案出爐,裁定台東縣政府以6. 29 億元買回。環團要求拆除美麗灣渡假村建築物,當地民眾有支持也有持反對意見。爭議 13 年的台東美麗灣渡假村,業者提出仲裁,台東縣政府今天公布仲裁結果,由台東縣政府以新台幣6. 29 億元買回建築物。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台灣環境保護保聯盟台東分會發布聯合聲明,提出2大訴求。
綜合 台東縣府買回美麗灣渡假村 環團要仲裁資訊公開 芋傳媒 2020-10-24 17:55 台東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仲裁結果出爐,台東縣府將以新台幣6. 29 億元買回,花東環保團體今天聯合聲明要求公開仲裁資訊,避免縣府與業者有放水打假球嫌疑,並拆除美麗灣。延宕 13 年的台東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仲裁結果今天出爐,裁定台東縣政府以新台幣6. 29 億元買回。對此,花東環保團體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台灣環境保護保聯盟台東分會今天發表聯合聲明提出兩項訴求,包含公開仲裁資訊及拆除美麗灣。
綜合 大潭藻礁公投提案 民團赴中選會送件 芋傳媒 2020-07-07 12:44 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等民團發起大潭藻礁公投提案,今天前往中選會送件。公投提案領銜人、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召集人潘忠政表示,經濟發展凌駕環保的亂象,將因藻礁公投的提出而帶給國人省思。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日前發起「珍愛藻礁公投」提案連署, 10 天內在全台衝出 9472 份連署書,潘忠政、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以及台灣公民參與協會、荒野保護協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等民團上午前往中選會送件,並召開記者會,高呼「公民覺醒,珍愛藻礁」口號。
綜合 世界環境日前 環團籲啟動大潭藻礁自然地景審議 芋傳媒 2020-06-04 14:20 6月5日就是世界環境日,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今天召開第 103 次記者會,宣布稍後全國 NGOs 環團代表將與總統蔡英文見面提建言,呼籲履行承諾,啟動大潭藻礁自然地景審議。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今天在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紀念碑前召開「蔡總統,請救救藻礁!」記者會,也宣布記者會後,全國 NGOs 環團代表將和蔡總統見面提建言,呼籲趁海上嚴重破壞藻礁的工程還沒全面啟動前,請蔡總統堅持理想、履行承諾,一起救藻礁。
綜合 海灘垃圾塑膠製品占近七成 環團籲從日常減塑 芋傳媒 2019-11-21 16:32 荒野保護協會今天公布 2019 年ICC淨灘行動數據,海洋廢棄物近 70 %都是寶特瓶、吸管、飲料杯等塑膠製品。荒野保護協會指出,限塑政策成效有限,政府須嚴格管制,民眾也應從日常生活減塑。
綜合 環團指海廢污染嚴重 海委會:盤點熱區淨灘 芋傳媒 2019-07-12 17:43 綠色和平等環保團體發布調查指出,台灣沿岸海洋廢棄物污染嚴重。海洋委員會今天表示,將會同產官學盤點全台海廢污染熱區,並結合臨海縣市政府等攜手清除,全力淨灘。
綜合 《央廣》台灣海廢量比率是日本2.4倍 這3個海岸點最髒 中央廣播電台 2019-07-11 13:31 「綠色和平」今天(11 日)公布執行1年的海岸快篩調查結果,全台灣海岸上的廢棄物有高達 1,227 萬公升,重達 646 公噸,如果以大型黑垃圾袋來算,可裝滿 15 萬 3,400 袋;統計平均每公里海岸線上的垃圾體積,竟是日本的 2.4 倍、韓國的 1.7 倍。「綠色和平」也發現,新北瑞芳、彰化大城、台南青草崙等 3 個海岸點,是全台海廢量最多的3個地方。
綜合 地球一小時 荒野響應要關燈一條街 芋傳媒 2019-03-23 12:25 國際環保盛事「地球一小時」 30 日展開,荒野保護協會今天表示,今年除了響應活動要「關燈一條街」,也將舉辦夜間觀察活動、氣候變遷系列講座,盼民眾走出戶外、親近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