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近5成民眾受咬合不正困擾 醫:不處理當心臉歪

圖片來源:Pixabay 作者:ProSmile

據最新調查顯示,近 5 成台灣民眾有「咬合不正」,是最困擾的牙齒問題,牙醫師提醒,咬合不正不應輕忽,否則容易影響外觀,同時還可能造成蛀牙、影響呼吸與吞嚥,讓健康亮紅燈。

30 多歲的小華(化名),因為一次聚餐時,突然被朋友提醒,「妳下巴好像歪歪的」,讓她嚇得就醫尋求牙醫師協助解決問題,經檢查才發現,原來小華是因為咬合不正,長期使用左側牙齒進行咀嚼,才造成臉部歪斜。

隨著口罩令逐步解禁,外貌再次受到重視,整齊的牙齒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牙齒矯正詢問度近期明顯增加,據一份在台灣歷時 3 年、收集超過 7.4 萬名有牙齒矯正需求的民眾意見調查發現,超過 48 %民眾有「咬合不正」的口腔困擾,其次依序為輕微歪斜 39 %、齒列擁擠 26 %、牙縫問題 17 %。

咬合不正,是許多民眾在牙醫診所診間會聽到的專業名詞,開業牙醫診所牙醫師吳幸芸今天透過新聞稿解釋,像是戽斗,上下牙齒咬不起來的開咬、錯位咬合的錯咬,都屬於咬合不正的一種,因為咬合不正的民眾習慣用好咀嚼的那側咬食物,長期下來影響顎骨發育。

台灣齒列問題普遍,但接受專業矯正的比率不高。主因之一,是民眾認為牙齒雖不完美,卻沒必要大費周章、花大錢去矯正。吳幸芸提醒,放任咬合不正不處理,就容易臉型不平均,出現臉歪、下巴歪情形,甚至還可能影響牙齒清潔,出現蛀牙、也會出現呼吸與吞嚥問題。

吳幸芸表示,大部分的齒列問題,都能透過牙齒矯正改善。目前牙齒矯正主要分傳統矯正和隱形矯正。傳統矯正就是俗稱「大鋼牙」,透過拉線移動牙齒,能處理大部分的齒列問題;隱形矯正則是透過 3D 口腔掃描,客製化多副透明牙套,透過不停更換牙套來完成矯正。

不論是傳統矯正和隱形矯正都有美中不足之處,吳幸芸說明,傳統矯正的治療器比較容易磨破嘴唇內皮,有些民眾也會在意影響外觀;隱形矯正因可隨時脫戴,就是需要病人有足夠自制力和自律性,才能達到足夠佩戴時數,否則易拉長治療週期。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

where to buy viagra buy generic 100mg viagra online
buy amoxicillin online can you buy amoxicillin over the counter
buy ivermectin online buy ivermectin for humans
viagra before and after photos how long does viagra last
buy viagra online where can i buy viag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