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監委:兒少家外安置制度不健全 衛福部應檢討

圖片來源:中央社

監委今天表示,現行兒少家外安置型態,分為自行申請的委託及有強制效力的保護,但委託缺乏審查機制,不僅返家路遙遠更可能返家後二度傷害,顯示機制與實際執行未健全,促請衛生福利部等單位檢討。

監委張菊芳、王幼玲、蔡崇義上午提出「兒童人權調查案系列之二:返家機制不健全、執行不落實,讓安置兒少返家之路變夢魘」調查報告,並舉行記者會。

張菊芳以實際案例表示,幾年前高雄一名女童出生後不久,父母則委託市府協助安置於寄養家庭,女童事後由父母再帶回領養後不到一年內卻遭虐待,因此再度被安置,但女童已因遭虐待產生難以恢復的障礙。

張菊芳指出,台灣現行由地方社政機關主導的兒少家外安置型態,分為家庭重大變故、家長無法照顧或無力管教的「委託安置」,及因兒少身心遭虐兒採取的「保護安置」,無論委託安置、保護安置,兒童都應受到政府足夠保護,但兩者在執行機制與流程上,都有不同與不足的地方,造成同樣是接受替代性照顧的兒少,受到不同待遇與處境。

張菊芳表示,委託安置不需要經過法院審查裁定程序,由父母、監護人申請並經行政機關評估即可;保護安置則依法要通知法院或有法院的裁定,相較之下,委託安置對於將兒少帶離原生家庭的事前審核程序,顯得不足。且截至 2021 年底,地方社政機關仍以委託安置多數,其中有超過 5 成個案的安置時間超過 2 年以上,凸顯兒少長期安置無法返家的現象。

張菊芳說,缺乏審查機制的結果,就是導致長期委託安置讓兒少與原生家庭關係薄弱,不僅返家路遙遠,更可能造成返家後等後續問題;王幼玲則認為,若無嚴謹的程序,可能讓兒少返家後,如同上述高雄案例一樣,造成二度傷害。

張菊芳指出,相關現象顯示,現行返家機制與實際執行尚未健全落實,因此監察院促請衛福部、高雄市政府檢討改進,讓兒少能安心回家。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

where to buy viagra buy generic 100mg viagra online
buy amoxicillin online can you buy amoxicillin over the counter
buy ivermectin online buy ivermectin for humans
viagra before and after photos how long does viagra last
buy viagra online where can i buy viag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