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專題】退場「軟著陸」 私校先要愈辦愈小

蘭陽技術學院創校於民國55年,原名復興工專,培育出無數在地政壇人士與社會賢達,校方指出,全盛時期學生大約有8000人;但不敵少子女化浪潮,將於111學年度起停辦。圖片來源:中央社

「抱歉!老師們都很努力,但的確是受環境影響!」蘭陽技術學院董事長劉石純 6 月在全校例行會議上,宣布學校停辦時,向教職員工 90 度鞠躬,感謝大家過去付出及不離不棄。

蘭技上半年學期中就因疫情持續線上教學到期末,最後的畢業典禮仍採線上辦理,只有部分科系自辦小型實體畢典或班聚,在空蕩蕩的母校最後巡禮,師生依依不捨合影留念,剩下 98 名在學生各自轉學,教職員工都資遣走人。

蘭技創校於 1966 年,原名復興工專,培育出無數在地政壇人士與社會賢達,校方指出,全盛時期學生大約有 8000 人,老師教學都很努力,可是不敵少子女化浪潮,開拓學生來源不容易,學校董事會先後籌措新台幣 4.7 億元支應,仍然不堪連續 7 年虧損,只好走入歷史。

蘭技退場一步一步來,先是在 2018 年間停招 7 個系, 108 學年度再宣布只招收餐旅管理系新生,停招其他 6 系。 110 學年度起宣布全面停招,逐步轉介剩下的學生到鄰近學校, 111 學年度正式停辦。

蘭技董事會主任秘書廖東成告訴記者,學校地處偏鄉,雖想永續辦學,仍有難以克服的因素;現在會妥善照顧學生,除輔導轉學外,也補助學生每學期新台幣 1.5 萬元助學金、每學年 3 萬元,直到畢業為止(不含延畢),以補貼因轉學衍生的住宿、交通等必要費用。

有關教師權益,廖東成說,蘭技是一般學校,本適用「私立學校法」,但教職員工相關保障較不明確,教育部日前要求比照「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相關資遣規定,董事會二話不說、立即同意,並將受領者資格放寬,編制內約 30 名教職員全部認定核發。

蘭技校方指出,近 7 年來,董事會無條件捐款支應虧損,也向教育部承諾會兼顧教學品質與保障師生權益下,蘭技逐步平和依法停辦,希望成為典範與榮退。

蘭技和平退場 循私校法用時間換空間

私校退場條例通過後,台灣掀起一波私校退場潮。專家分析在未列「專案輔導」、財務仍健全時,例如蘭技,循私校法途徑,逐步縮小規模、停招系所,「軟著陸」以時間換空間,恐怕是退場最佳解方。

教育部技職司副司長柯今尉表示,蘭陽技術學院手頭上可用經費已經不多,看是要撐到明年 3、4 月把錢燒光,在一團亂之下倉促退場;還是提前有個心理準備,好好走完最後這一段路。這是不同考量點,學校幾經思量後選擇後者。

柯今尉表示,從近年私校退場案例可知,學校如不先縮小規模,勉強硬撐下去,最後只會讓情況更糟。蘭技和去年宣布停辦、校產捐贈公校(國立空中大學)的台灣觀光學院,都算相對較平順的狀況,學校也展現較大誠意。

蘭技停辦後,柯今尉說,將有 3 年時間可申請改制、復辦、合併或改辦,學校目前還沒確定校產要如何處理,而是先妥善處理師生安置等階段性事務。

曾擔任私立大專校長逾 20 年的靜宜大學監察人陳振貴提到,過去私校能和平退場的案例不多,通常是因為各種亂象衍生出的困難所致,當董事會成員意見不一時,就容易衍生衝突。

至於蘭技的情形,陳振貴認為,董事會成員在退場上意見較為一致,可避免內部紛爭,加上財務未出現問題,校地也較為完整,沒有向外承租等問題,讓學校退場過程較為和平。

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指出,有意退場的私校以「軟著陸」的方式,先縮小規模、逐步停招系所,花 2、3 年時間妥善處理程序,以時間換取空間。

尤榮輝提到,在私校退場潮中,蘭技是比較好的典範,學校有更充裕時間處理退場程序,否則未來幾年學校每況愈下、被列「專案輔導學校」名單,董事會將失去主動權。

此外,尤榮輝也認為,循私立學校法退場,表示學校還有餘裕,有充分資金處理教職員工離退,可能成為後續私校退場趨勢。

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說,比起許多學校突然惡性倒閉,蘭技提前宣布停招,讓原校師生有較多因應時間,值得肯定,也是辦學者的基本責任,董事會提出安置師生的方案,因此也未出現太多紛爭。

私校退場後 校產處理仍要政府進場

不過,林柏儀建議,蘭技的退場後的處理應回歸私校退場條例,畢竟私校不是一般的財團法人,「涉及私校停辦、退場時,政府進場應該是基本原則。」

林柏儀指出,私校高度接受政府補助,建物享有廉價貸款、土地免稅,當辦學目的無法維繫時,應由政府收回私校停辦後的剩餘財產並重新規劃用途,而不是讓財團法人自由使用。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